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原阳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墙上“孔雀” B.缸中“游鱼” C.镜中“演员” D.林中“光线” 2、音乐会上,观众能区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三者都有 3、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物体只有在空气中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4、小明听到室外的歌声,说这是小芳在唱歌,这体现了声音特性中的()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7、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3m/s的速度向C点运动,AB段做匀速运动,BC段做减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C点以3m/s向A点运动,CB段做减速运动(运动情况与BC段相同),BA段做匀速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2m/s,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比从C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少0.8s,则AB间的距离为 A.3.0m B.3.6m C.4.2m D.4.8m 8、下列各镜片中,属于凹透镜的中 A. B. C. D. 9、关于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B.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C.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D.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10、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下列说法正确是() A.铜镜里的像是实像 B.像的大小与铜镜的大小有关 C.人远离铜镜,铜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人向镜靠近,像将远离镜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______水波的移动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2、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沿P、Q所在的直线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遇,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甲_______v乙(填“>”、“=”或“<”),P、Q间的距离为______m。 13、飞机的速度大约是700km/h,读作___________。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5m/s,读作___________。 14、每年的6月16日为全国“爱眼日”。下图中表示甲、乙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其中_____图是近视眼的成像。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乙需配戴_____镜。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5、前段时间江淮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成为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_____大量的热(填放出、吸收),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为降雨创造条件。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许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________(填器材名称)。 (2)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保持透镜与蜡烛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____,然后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3)小许同学继续调节物距和像距,移动光屏至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是___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

春岚****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