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斜射进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观察到容器底部有一个光斑O,有可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操作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向右平移激光笔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增大入射角 3、一瓶食用醋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醋 A.质量、体积、密度均减为原来的一半 B.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保持不变 C.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D.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4、如图是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虚像 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5、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漫反射实际上是一种折射现象 D.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6、某新护士由于忙碌忽略了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她用新的水银体温计先为甲病人测体温,示数为39.2℃;接着直接为病人乙测体温,示数仍是39.2℃;然后马上为病人丙测体温,这时示数为40.2℃.这三位病人中,体温显示准确的是 A.只有甲 B.甲、乙、丙 C.只有乙 D.甲和丙 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科学量的估测,比较接近事实的是() A.食用油的密度0.9kg/m3 B.人步行的速度约5m/s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50克 8、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C.“超声波清洁眼镜”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摩托车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剩余部分保存起来,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 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 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 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 10、端午节,某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赛时,观众区分号子声和鼓声主要靠音色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D.岸上的观众距离运动员越远,听到的声音频率越低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同学们上音乐课时,音乐老师优美的歌声是声带_____而产生的,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 12、2018年10月27日早晨,有网友在某市区拍摄到一组如图所示的“双太阳”照片,引起很多人围观。根据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可以知道“双太阳”实际是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_____像。 13、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s。 14、去年冬天特别冷,小明发现家里的热水瓶放久后瓶塞很难拔出来.为了弄清原因,他用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热水,再用橡皮膜封闭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冷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明显向下凹,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_______,密度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会因密度变小而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所以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 15、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总要受______作用的缘故,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开心同学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使碎冰_____,同时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读取各个时刻的温度。 (2)由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在第12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冰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

努力****绮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