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锦州黑山县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统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能正确说明“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的原因”的光路图是() A. B. C. D.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 B.7cm C.11cm D.14cm 3、质量为150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象 D.一本书 4、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 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 5、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8:3 B.2:1 C.1:3 D.9:2. 7、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水中的筷子 C.林间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 8、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他整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5km/hB.5m/sC.4.8m/sD.5.6m/s 9、如图所示,在A处点燃一支蜡烛,从①平面镜、②凸透镜和③中央有小孔的纸板三种器材中选择一个器材,放入P处的方框内,在方框的右侧光屏(未画出)上成清晰的像,而且随着光屏远离P,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对于方框内所放的器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① B.一定是② C.一定是③ D.②和③均有可能 10、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质量是54g的铝块,体积是20cm3,则铝的密度是_______g/cm3,将这个铝块压成铝片,其质量是_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_____g/cm3。 12、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两者界面处会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折射角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55°,则反射角是______°,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13、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像. 14、(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 15、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范围内,水具有______的性质(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英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具座如图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位于_____________; (3)如图甲所示,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其实际应用是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移去光屏,眼睛位于原光屏位置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_________(能/不能)观察到它的像。保持蜡烛在10cm刻度处和光屏在55cm刻度处不动,若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_________刻度处。 17、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一只****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