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上海市静安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2、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测量力的大小的是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停表 D.刻度尺 3、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经常有禁鸣喇叭的标志,通过禁鸣喇叭减少噪声污染。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图书馆禁止高声喧哗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5、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深处。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以下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接收到了人说话的声音 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 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罕见的海市蜃楼现象 7、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前后翻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纸板上标有刻度是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B.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是为了显示出入射光束径迹 C.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说明此时没有反射光线 D.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是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 8、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从侧面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镜子和白纸都较亮 B.镜子和白纸都较暗 C.白纸比镜子亮 D.镜子比白纸亮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手影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C.“后视镜”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的倒影 10、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如影随形中的“影”原理相同的是 A.湖中倒影 B.手影游戏 C.摄影机 D.杯弓蛇影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把一支铅笔斜插入装水的杯中,铅笔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如图(甲)所示,这是光的_____现象;把一支铅笔紧贴在装满水的玻璃瓶的一侧,如图(乙)所示,透过玻璃瓶看到的那支笔是_____.(选填“放大的虚像”、“缩小的实像”、“等大的实像”)在装满水的杯中,斜看起来杯内的水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填“浅”或“深”)一些. 12、如图甲,体温计上的读数是___________℃;如图乙,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s。 13、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如果此人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行驶3s,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m。 14、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_. 15、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如图所示的措施,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_____,从路基内部_____,使路基温度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

书生****专家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