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乘客自己 2、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小孔成像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 3、下列情况下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将课桌从教室前面搬到后面 B.冰块融化成水 C.铅球使用时间久了发生磨损 D.宇航员将7g普洱茶叶从地球带入太空 4、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农朋友会在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这样能使苹果的红色度提高约1倍。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吸收了红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B.在漆黑的夜晚,红苹果能发出红光 C.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吸收太阳光 D.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反射太阳光 5、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①探究导体中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②探究电流时,用电流比作水流 ③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④探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6、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k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张桌子 D.一头牛 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8、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10、发生下列现象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①初春,河里的冰雪开始消融②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③深秋,地上出现白白的一层霜④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水中看到白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白鹭要想啄到水中的鱼,应该瞄准所看到鱼的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12、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_______;指音调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频闪摄影探究小球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由此可判断小球下落时做什么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 (2)如图乙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中情况的是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若测得小球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105cm,则AC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 14、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______,黑板反光是由于发生了______(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漫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5、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需要配戴用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7、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宜欣****外呢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