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们感觉最舒适的室温约37℃ 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C.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0kg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A.蜡熔化成蜡油 B.早晨大雾渐渐散去 C.冰熔化成水 D.游泳后刚上岸身体感觉特别冷 3、如图,在将液态氮(沸点为-196°C)倒入盛有奶浆的盘中制作冰淇淋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盘中液态氮放热 B.盘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盘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盘中液态氮会沸腾,盘内壁出现白霜 4、甲、乙两种物质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体积为的甲物质,质量为 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6、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材料——黑磷烯,它具有密度小、硬度大、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等性能.依据黑磷烯的属性,下列不能用黑磷烯来制造的是 A.新型热传导材料 B.优良的绝缘材料 C.超轻型飞机材料 D.新型防弹衣材料 8、学校运动会上4×100米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9、下列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验钞机 B.次声波——B超 C.超声波——声呐 D.紫外线——夜视仪 10、“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甲,体温计上的读数是___________℃;如图乙,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s。 12、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质量为9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为_____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3、谚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同一个人观察树叶和泰山的______不同,而这个因素的大小与被观察物体本身的_______及该物体和人眼之间的________有关。 14、在光发生漫反射现象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红外光垂直于物体表面入射,红外反射线与入射线的夹角为________。 15、“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院”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很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而形成的;雪后寒,由于雪_____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甲所示,按正确的读数方法,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则该液体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 17、如图甲所示,在0℃的室温下,小明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用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水的温度变化,用计时器测量所用时间并描绘出“温度﹣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15min后,发现试管中依然有部分碎冰。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温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有:①_____,②_____; (2)如图丙所示为某时刻A温度计的示数,其读数为_____℃; (3)分析图乙所示的图象可知: ①实验中冰熔化时间为_____min; ②10min后,烧杯中_____(选填“没有”或“有”)少量冰出现; ③15min的实验过程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变化特点是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8

Ja****20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