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山西大附中物理八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地铁站候车时,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列车高速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2、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水中捞月 C.三点一线 D.一叶障目 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4、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5、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s C.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8、下列关于质量、密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 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体积有关 C.冰化成水密度不变 D.冰化成水质量会增大 9、光污染是当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一,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晚上学习时用护眼灯 B.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C.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贴防晒膜 D.在十字路口的大型建筑物上面,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端午节组织龙舟赛,运动员正在激烈比赛,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龙舟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以______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矫正方法的是_____.(填序号) 13、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成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石块的体积为_____cm3,石块的密度为_____g/cm3。(ρ水=1.0×103kg/m3) 1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_____(选填“A”或“B”)是玻璃,入射角是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度。 15、小华家距学校2.4km,他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为3.6km/h,小华步行上学需要______分钟时间到校;若小华改骑自行车上学后,他从家到学校少用了30分钟,那么小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猜想: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探究这一猜想,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13514522301552.532020554153051051260525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___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像高与物高

雨巷****莺莺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