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南京鼓楼区五校联考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实像 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虚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实际位置 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虚像 2、下列措施中,能使瓶中矿泉水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B.放在冰箱里,水温度变低 C.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 D.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4、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多少米?此时像的大小变化么?现在穿衣镜后放一块不透明木板如图所示,平面镜能不能成像?() A.2m变大能 B.2m不变不能 C.4m不变不能 D.4m不变能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人对物体的作用 B.如果有一个力产生,一定同时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 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D.人推墙,墙没有运动起来,也没有发生形变,因此墙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6、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人脸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的音调高低是由其振动的快慢决定 B.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高 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9、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 10、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医生让受试者通过平面镜来看身后的视力表,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米,则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冰的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_____,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1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__;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_______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13、《流浪地球》被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有段情节是北京气温低达﹣84℃,人们呼出的“白气”直接就是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形成过程要______热;地球停止了自转,日出日落现象消失,这可以用光的______规律来解释。 14、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cm。 15、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首架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000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不要求估读),当烛

盼易****君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