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用一个带负电的a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也带上负电,则()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离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3、声音在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下列哪个因素会发生变化()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的山 B.水中的剑 C.乘坐的船 D.江中的水 5、小华过生日时,摄像师为他和朋友们拍了一张合影,然后再给小华来一张吹蜡烛时的特写,则摄像师应该 A.靠近小华且缩短暗箱 B.远离小华且缩短暗箱 C.靠近小华且拉长暗箱 D.远离小华且拉长暗箱 6、甜甜穿了新衣服到外婆家去,当她由远处朝着墙壁上的穿衣镜走去,发现衣服上的“绣花”看得更加的清晰,你认为“绣花”在镜内所成的像()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大小由平面镜大小决定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较远处向一倍焦距处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像距v与时间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A. B. C. D. 8、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0°,在水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那么,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大小是() A.小于40° B.40°到50°之间 C.50到100°之间 D.100°到140°之间 9、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C.锣面停止振动 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成清晰的像 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 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材是指芯片中元件的线宽在1μm以下的器材。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中的元件线宽已降到7nm,合___________m。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投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氯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撤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小; (2)“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它具有很______(选填“高”或“低”)的弹性; (3)这种“碳海绵”的密度是______kg/m3,图中“碳海绵”的质量是______g; (4)“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______这一特性。 13、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4、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大,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

雨巷****轶丽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