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南省武冈市实验中学物理八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铁管比0℃的木头更冷 B.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缩冷胀的规律制成的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 2、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1:3,则甲、乙两球密度之比是() A.1:2 B.9:2 C.2:1 D.2:9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②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7.5cm<f<15cm ③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⑤用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4、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A.卷尺 B.量筒 C.烧杯 D.天平 5、如图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 B.照镜子 C.射击瞄准 D.小孔成像 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7、一盆水完全结冰后,它的质量、密度、体积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D.质量和体积都变小 8、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7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A. B. C. D. 9、如图,是某小球在水池中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A到C运动是匀速运动②B到D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A到C平均速度为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10、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煤油,如图所示,其中盛水银的容器是(ρ水银>ρ水>ρ酒精>ρ煤油)()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图,这个人患了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症,可配戴装有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2、很多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会变干,这是________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___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_______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3、如图所示,如果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 14、扫二维码时,通过手机镜头的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形成缩小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被手机识别,镜头的透镜焦距为f,则二维码距镜头的距离应______。 15、我们平时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15°75°230°60°345°45°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E射向镜面,在F板上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反射;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再观测几组反射角和入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果让光线沿着BO方向紧贴纸板F射向镜面,会发现在E板上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______的。 (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后,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______。 (4)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

春岚****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