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物理八上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在瓶胆中加水和不加水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2、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B.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C.研究光源时将它分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3、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 B.25kg C.250kg D.2500kg 4、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 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 5、用一块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慢慢移动,距离合适时,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 A.凸透镜的虚像 B.凸透镜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6、光在下列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是() A.布料表面 B.黑板上的字 C.墙壁表面 D.平静水面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8、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9、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60g和128g,体积分别为12cm3和16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a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8g/cm3 B.a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b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8g/cm3 D.b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5g/cm3 10、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A.蜡熔化成蜡油 B.早晨大雾渐渐散去 C.冰熔化成水 D.游泳后刚上岸身体感觉特别冷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子里的时钟如图所示,它的秒针在沿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钟实际显示的时间是_____。 12、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13、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4、地铁已成为北京的主要绿色交通工具之一,乘坐地铁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是安检时传送带运行的示意图。某乘客把一行李箱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在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1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图甲中B是一支不需要点燃但外形与A________的蜡烛;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像;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 (6)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1”、“A2”或“A3”)。 17、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

一只****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