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整理6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一、判断题1.把一瓶水分成了5份,喝了2份,相当于这瓶水的2/5。2.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2。()3.1米的'1/2是5分米。()4.9/9比1大。()5.7/8里有8个1/7。()6.2个1/2是1,6个1/6也是1。()7.甲吃了一个西瓜的1/3,乙吃了另一个西瓜的1/3,甲乙两人吃得同样多。()8.1/10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二、比较大小1/12○5/121/4○1/31○1/44/3○5/31/2时○30分1/4○1/62/3○1/22米○8/8米三、思考题1.8只猴子分6张糖饼,应如何切,才能使切得次数最少,而每只猴子得到的饼又同样多呢?2.一杯果汁,小明喝掉了半杯后,加满水,又喝了半杯,又加满了水并全部喝完。它实际喝了()杯果汁、()杯水。3.找规律1/2,2/3,3/4,(),()1/2,1,1/4,1,1/8,1,(),()1/1,1/4,1/9,1/16,(),()()/4+()/4=()/5+()/5篇2:《小数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一、填空。1、我会读。一瓶汽水0.4千克读作_________一袋面粉26.8元读作_________香蕉每斤2.30元读作_________小明的身高1.42米读作_________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0.39、0.93、9.03、3.09、9.30、3.90()>()>()>()>()>()二、我知道,我会填。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0.2元=()角4.50元=()元()角5.6米=()厘米1.45米=()米()分米()厘米2、比较大小。0.05___0.50.46___0.450.39___0.401.28___10.280.07___0.065.6___5.745厘米___0.6米520吨___5.2吨6.20元___6.20角三、竖式计算。0.6+4.31.35+13.76.2-3.84.5-2.38.4-7.51.1+0.3篇3: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题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或×=2.填一填(1)4+4+4=个4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写作:________________,(2)6+6+6+6=()个6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写作:________________,(3)3+3=()个()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写作:________________,(4)5+5+5+5+5=()个()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写作:________________。篇4:分数初步认识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明白什么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的分数等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有重要的铺垫作用。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善于学习,爱好展示,善于发言,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能熟练地根据图表表示分数,根据分数涂写表格。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重点。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难点。四、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教法有: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点拨法。主要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探究法。(设计意图: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探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引领者。)五、教学过程(我下面重点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人成长的动画图,人的成长都经过胎儿、婴儿时期,最后发展为成人,大家仔细观察胎儿、婴儿、成人的三幅图片,不同时期头部和其他部

一只****u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