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福建省平潭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已知铝、铁、铅的密度分别是ρ铝=2.7g/cm3、ρ铁=7.9g/cm3、ρ铅=11.3g/cm3,下列关于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铁球是空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2、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 A. B. C. D. 4、如图是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仪式现场,记者拍摄的一张升旗时的照片,记者拍完后想单独给五星红旗拍一张照片,记者应该() A.靠近五星红旗,镜头向后缩 B.靠近五星红旗,镜头向前伸 C.远离五星红旗,镜头向后缩 D.远离五星红旗,镜头向前伸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立竿见影 C.日食月食 D.杯弓蛇影 6、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C.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D.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7、对下列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正常人的体温是32℃ B.你的脉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C.正在考试用的一张物理答题卡的质量约100g D.一张书桌的高度约0.8m 8、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结成冰 B.把一团橡皮泥捏扁 C.把美工刀表面磨光 D.把书包从一楼背到四楼 9、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10、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及W2公克重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1:W2应为下列何者 A.1:2 B.2:1 C.2:3 D.3:2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共青团入团仪式上,同学们集体进行宣誓时他们发出的声音是由于_______振动产生的,大声宣誓时声音的_______很大。 12、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1,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g/cm1;课桌的体积为______m1. 1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的是______,此时发生______反射,请你在图中准确作出光路图(M代表月亮)以此证明你的判断。______ 14、今年6月,我国西藏、四川等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日环食。日食是由于光______形成的。 15、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以判断柏油是_____;而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由此可判断它是_____.(均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646872768080808084889296 则由装置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此物质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7、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

静芙****可爱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