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桑日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合理性的参照指标不包括() A.工资指导线 B.劳动力市场价位 C.消费者物价指数 D.最低工资标准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人工成本及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各项内容应按照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消费者物价指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争议处理办法等参照指标进行预算;同时兼顾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使企业人力资源费用规划具有合理性。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规定,计件单价不仅以产量定额来计算,而且把质量、原材料消耗以及产品成本综合考虑进去。 A.间接计件工资制 B.综合计件工资制 C.累计计件工资制 D.超额计件工资制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综合计件工资制,即计件单价不仅以产量定额来计算,而且还把质量、原材料消耗以及产品成本综合考虑进去。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被调查者集中、调查地点固定且采集内容复杂多变的调查应采用() A.直接观察法 B.行为记录法 C.当面调查法 D.问卷调查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行为记录法适用于采集内容复杂多变、被调查者比较集中、调查地点固定的调查。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在()阶段的工作要帮助新员工积极适应新环境,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 A.转岗培训 B.晋升培训 C.在岗培训 D.岗前培训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企业招进的新员工对于工作环境的期望与他们在企业实际的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新员工到企业报到后,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帮助员工积极适应新环境。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2006年8月,某企业与王红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2009年11月,企业因工作需要与王红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王红可以得到不超过()个月工资金额的经济补偿金。 A.2 B.3 C.4 D.12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上司交给你一个任务,规定你一个月内完成,但现在突然改变了时间,限你在一周之内完成,你分析了任务和时间,认为有可能在一周之内完成任务。你会告诉上司() A.自己难以完成,要求上司另请他人 B.自己只能试一试,能否完成任务不好说 C.自己可以尽力试一试,但完不成任务不能怪罪自己 D.自己努力在一周之内完成任务 【正确答案】:D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不属于人工成本中的工资项目。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职务工资 D.员工住房基金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主要包括工资项目、保险福利项目和其他项目三方面内容。D项属于保险福利项目的内容。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调研报告是指根据()的情况写出的供企业决策者使用的书面报告,主要包括调研的目的和要求、调研的方式和方法、调研结果的结论和对相关问题的建议等,以及调研过程的详细资料和统计分析附表。 A.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 B.资料的科学性 C.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D.企业组织信息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调研报告是指根据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情况写出的供企业决策者使用的书面报告,主要包括调研的目的和要求、调研的方式和方法、调研结果的结论和对相关问题的建议等,以及调研过程的详细资料和统计分析附表。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课堂培训不常用的方法是()。 A.工作指导法 B.讲授法 C.研讨法 D.案例法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课堂培训常用的方法有:①讲授法;②研讨法;③案例分析法;④专题讲座法。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不适合于对员工的()进行考评。 A.工作潜力 B.工作精神 C.沟通能力 D.工作质量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特征性效标,以考评员工的潜质(如心理品质、能力素质)为主。品质主导型的考评很难具体掌握,并且考评操作性及其信度和效度较差,涉及员工信念、价值观、动机、忠诚度、诚信度,以及一系列能力素质。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通过测试应聘者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差异,判断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适应性。 A.心理测验 B.面试法 C.物理测验 D.笔试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笔试法主要通过测试应聘者的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的差异,判断该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适应性。对基

书生****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