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分析企业培训成本收益的方法不包括()。 A.精确计算培训成本,衡量其是否符合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原则 B.在企业大规模投入资源之前,通过实验性培训,评价一部分受训者所获得的收益 C.可以运用专业技术的研究成果、生产实践活动的变化证实培训计划所取得的收益 D.通过对成功的工作者的观察,可帮助企业确定成功与不成功的工作者的绩效差别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有许多方法可用来分析企业培训成本所带来的收益,包括:①可以运用专业技术的研究成果、生产实践活动的变化证实培训计划所取得的收益;②在企业大规模投入资源之前,通过实验性培训,评价一部分受训者所获得的收益;③通过对成功的工作者的观察,可帮助企业确定成功与不成功的工作者的绩效差别。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现场培训中,适用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而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是()。 A.工作轮换法 B.工作指导法 C.特别人物法 D.个别指导法?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工作轮换法是指让受训者在预定时期内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的培训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此法鼓励“通才化”,适用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A.专项协议 B.劳动关系 C.劳动协议 D.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关于心理测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格测试通常采用自陈量表和投射法B、性向测试评价人们从事某种工作可能获得成就的能力C、心理测试是可信的,但不能全信,要靠实践经验D、对求职者的非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能力特征的测试可预测其职业发展潜能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人格测验。其中能力测验分为成就测验(即判断个人在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性向测验(即判断个人将来有可能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B项描述的是成就测验。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某企业规定员工每天售出200份产品就能得到底薪120元,若业绩超过200份以上,则超出部分每份可得0.5元,小王今天共售出产品320份。则他的日工资为()。 A.100元 B.160元 C.180元 D.200元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由题意,小王的日工资=120+(320-200)×0.5=180(元)。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下列各项属于工作规范的内容的是()。 A.有关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工作特性方面信息的书面描述 B.有关工作条件、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方面的书面描述 C.有关工作绩效、工作权限方面的书面描述 D.有关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方面的书面描述?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①岗位劳动规则,即企业依法制定的要求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②定员定额标准,即对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的制定、贯彻执行、统计分析,以及修订等各个环节所作的统一规定;③岗位培训规范,即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任务要求,对本岗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体规定;④岗位员工规范,即在岗位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类岗位员工任职资格以及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心理品质、胜任能力等方面素质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企业人力资源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力资源预测是人员规划的一部分 B.人力资源预测是人员规划中定量分析最多的部分 C.人力资源的增量预测,即预测劳动力市场中的过度供给 D.人力资源的存量预测,即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消耗和自然流动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人力资源增量主要是指,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行业调整等发展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新的需求。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某工种生产产品的品种单一、变化较小而产量较大时,宜采用()来计算定员人数。 A.产量定额 B.单项定额 C.综合定额 D.产品定额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一般说来,某工种生产产品的品种单一、变化较小而产量较大时,宜采用产量定额来计算人数。如计划期任务按年规定,产量定额按班规定,则可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制度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谓“礼之用,和为责”的意思是()。 A..礼法的运用,要把求得一团和气作为重点 B.道德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团结 C.讲文明礼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以礼待人,促

绮兰****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