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总结人:王素芬时间:2014年1月本学期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召开,时间大致是每周三上午,三位历史老师都积极准时参加,进行集体备课,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小结如下:根据学校安排,每周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进行学习,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并充分利用每周三上午的备课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教案。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料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而且效果都不错,学生都比较喜欢,又让学生从中得到了更好地锻炼。教学内容地图化。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历史现象。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起主体作用,而教师只在课堂上重视引导点拨?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历史,在历史学习中又能感觉到无限的快乐?如何让学生既能锻炼能力,又能在考试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总的来说,感谢本组老师对我这个新任历史备课组长的配合,能够做到统一协调行动、共同合作、共同配合,取得较好成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飞跃。第二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一、主要目标七年级的历史是起始科目,本学期我们备课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技术水平,优化教学评价制度,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二、工作举措:1、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教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1)准时参加历史教研组和七年级的备课组活动并作好记录;备课组内互相听课并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及时反思交流。(2)认真积极准备接受学校中层和定期的课堂教学诊断。(3)做到四统一,我们备课组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练习,统一单元测试,组内教师认真备课、备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4)完善阶段检测制度。坚持每两个月一次阶段检测,规范命题要求,提高试卷质量;认真讲评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家长。及时做好质量分析,让阶段检测真正发挥检测、反馈、调整的功能。2、强化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将平时的学科培训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2)优化“聚集课堂”活动。根据教研组安排进行开课。(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4)强化备课组集备意识与制度,形成规范。(5)开展课题研究(配合本组的市级课题研究)。(6)继续开展分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与管理。(7)三个年级的特色班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别于提高班、强化班。(8)加强对薄弱学生辅导。第三篇:2013-2014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计划2013-2014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经历了一个跨越,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养,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找到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法。现对学生情况分析如下:1.初中和小学的课程开设和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2.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质量较参差。但大多都存在同一问题,就是字词掌握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课外知识面狭窄,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差。二、工作目标1、加强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2、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

绮兰****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