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理论知识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含解析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为了检查和评估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A.座谈法 B.问卷调查法 C.查看工作记录法 D.绩效评估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为了检查和评估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座谈法、问卷调查法、查看工作记录法和总体评价法。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按照既有制度和规定做事,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纪律性,这体现了绩效管理的()。 A.规范功能 B.控制功能 C.沟通功能 D.激励功能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控制功能的理解。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关于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的应用范围相同 B.二者的概念内涵相同 C.二者的计量单位不同 D.二者都是对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从实施和应用的范围来看,在企业中除某些人员因长期脱离生产岗位不在定员管理之外,凡是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都纳入了定员管理的范围之内;而在企业中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约占全体员工的40%~50%。这就是说,在企业中可以实行定额的人员,也可以实行定员管理;而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仍可实行定员管理。故A项说法错误,当选。 B. C.D三项均为对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异同的正确说法。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采用排队法进行考评时,为了提高考评质量,应采用()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多元指标 D.单一指标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排队法按照员工行为或工作业绩的好坏把员工从最好到最坏排队,并将排队结果作为人事决策及诊断不良工作行为的依据。用排队法考评员工既可以只用单一指标,也可以使用多元指标。一般说来,员工较少的组织可采用单一指标,考评者可以根据员工行为的整体来判断工作绩效。多元指标的考评每次采用一个标准排队,将多次排队的结果平均,作为员工最后的排队位置,提高了考评质量。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宪法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意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管理劳动事务,有权根据宪法和劳动法律制定调整劳动关系和各项劳动标准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规范性文件数量多,覆盖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计时工资制的优点不包括()。 A.有利于提高出勤率 B.可以反映同等级工作的差别 C.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D.简单易行、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计时工资制的主要优点是:1.能够鼓励和促进员工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2.能够鼓励和促使员工提高出勤率。3.由于时间是劳动的天然尺度,各种劳动都可以直接用时间来计量,并且计算简便,所以,计时工资制简单易行、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者以辞职的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天通知。 A.10 B.15 C.30 D.45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劳动者以辞职的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如果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用人单位的相关损失。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指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A.内因 B.外因 C.归因 D.知觉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归因是指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也可以分为稳因和非稳因。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顾客力量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 A.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B.顾客消费偏好 C.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顾客力量的分析包括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等。有时还要分析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 A.有理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B.有前途、有道德、有知识、有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D.有理想、有技术、有纪律、有知识的社会主义公民 【正确答案】:C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服务关系 【正确答案】

玄静****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