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西平县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不符合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是()。 A.目标分解法 B.关键分析法 C.标杆基准法 D.关键目标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提取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目标分解法、关键分析法和标杆基准法。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社会知觉失真的表现不包括()。 A.蝴蝶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社会知觉失真的表现包括:首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刻板印象。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如果应聘者的肢体语言是咬嘴唇,这表示其() A.紧张、不耐烦、自负 B.紧张、害怕、焦虑 C.厌倦、自以为是、紧张 D.不同意、反感、生气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肢体语言是语言的有效补充,在面试中不仅传递了语言信息,同时也传递了肢体语言信息。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肢体语言有着不同的含义。其中,咬嘴唇的典型含义是紧张、害怕、焦虑。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础是()。 A.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B.培训需求分析 C.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D.组织结构分析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培训规划在企业培训管理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根据企业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计划期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规模和时间、培训评估的标准、负责培训的机构和人员、培训师的指派、培训费用的预算等一系列工作所作出的统一安排。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的程序性强,是人们用来处理常规化、重复性问题的有力手段。 A.业务规范 B.行为规范 C.技术规范 D.制度规范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务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其程序性强,是人们用来处理常规化、重复性问题的有力手段。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设计员工培训评估方案时,应注重达到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B.考虑不同类型培训项目的评估要求 C.考虑评估成本 D.注重定量评估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设计员工培训评估方案时,应注重达到以下三项基本要求:①操作简单,易于实施。②考虑不同类型培训项目的评估要求。③考虑评估成本。培训绩效评估的成本须合理设置和安排。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以下根据面试的进程来划分的面试类型是()。 A.结构化面试和经验型面试 B.小组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经验性面试和情境性面试 D.分阶段面试和一次性面试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面试可分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根据面试的进程,面试可分为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面试可分为情景性面试和经验性面试。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由于某人某方面的品质和特征特别明显,使观察者容易产生清晰明显的错觉,忽略其他的品质和特征,从而作出片面的判断。这句话描述的是引起测评结果误差原因中的() A.近因误差 B.感情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晕轮效应亦称以点概面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根据心理实验证明,考核者在对人的各种品质进行考核时,会有一种偏高或偏低的习性,即由于某人某方面的品质和特征特别明显,使观察者容易产生清晰明显的错觉,忽略其他的品质和特征,从而作出片面的判断。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正确答案】:B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2018年11月)员工素质测评指标的标准形式,不包含()。 A.数量式 B.表格式 C.定义式 D.综合式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从目前现实中的测评指标分析来看,测评指标的标度大致有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等。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2019年5月)()属于岗位设计的传统方法研究技术。 A.程序分析法 B.工业工程方法 C.关键指标法 D.现代工效学的方法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三)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包括程序分析、动作研究。 第1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按照()划分,可以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

Ro****4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