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运城市永济市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临考冲刺试题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团体争议是指()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A.员工代表 B.工会 C.指导员 D.雇员代表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按照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 (1)个别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下,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2)集体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3)团体争议。工会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第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A:当代组织理论B:现代组织理论C:近代组织理论D:古典组织理论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是以韦伯、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②近代组织理论,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甚至作为行为科学的一部分而存在,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③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现代组织理论还在发展中,它的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3题:单选题(本题1分) 便于横向比较员工素质的测评方式是()。 A.表面测评 B.形式测评 C.静态测评 D.动态测评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静态测评是指对被测评者已形成的素质水平的分析评判,是以相对统一的测评方式在特定的时空下进行测评,不考虑素质前后的变化。其优点是便于横向比较,可以看清被测评者之间的相互差异及是否达到了某种标准。 第4题:单选题(本题1分) 企业在成立初期,培训力量应集中于() A.组建管理团队 B.提高创业者的营销公关能力 C.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D.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在创业初期,企业人数有限,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营销上,主要业务活动由创业者独自支撑。此时,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发现客户、推动企业快速成长,企业应集中力量提高创业者的营销公关能力、客户沟通能力。 第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岗位薪点数的构成不包括()。 A.部门薪点 B.岗位薪点 C.个人薪点 D.加分薪点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员工的薪点数是员工所在的岗位薪点、员工个人的表现薪点以及企业或部门预先规定的增加薪点的三项点数之和。 第6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 A.劳动总量 B.劳动时间 C.劳动力总量 D.劳动力程度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第7题:单选题(本题1分) 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用人单位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总数的() A.1/2 B.1/3 C.1/4 D.2/5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与厂长(经理)协商确定,企业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调解委员会成员总额的三分之一。本考点在新教材中已删除: 第8题:单选题(本题1分)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中,()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各级别人数的变化,找出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推断未来人事变动趋势和状态。 A.计量经济模型 B.马尔可夫分析法 C.计算机模型法 D.定员定额分析法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马尔可夫分析法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人数的变化,找出组织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断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和状态,既可以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也可以预测企业内部的人员供给情况。 第9题:单选题(本题1分) ()容易使营销人员和企业之间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A.计件薪酬制 B.提成制 C.技能薪酬制 D.岗位薪酬制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绩效薪酬形式中提成制的缺点。 第10题:单选题(本题1分)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日内结束。 A.15 B.30 C.45 D.60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 第1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努力****南绿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