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雾在哪里(教案) 19雾在哪里(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雾、淘”13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无论”等15个词语。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必备品格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热爱自然景物。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难点】养成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本课15个词语。(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时的景色。(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谜语:猜一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谜底:雾)教师口述:雾是怎样形成的?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多出些于春季二至四月间。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板书:19雾在哪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出示谜语,因此“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精力。】二、初读感知(1-6)(7-8)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①注意读准翘舌音“甚、至”前鼻音“暗”,后鼻音“梁”。②识记生字:同偏旁归类识字:“雾霜雪雷”。反义词:“暗-明”图文结合识记“海岸”的“岸”。(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薄雾浓雾淘气淘米黑暗阴暗街道大街梁山桥梁甚至甚好至少冬至躲闪躲藏丢失失去(2)学习多音字:“藏、行”练①读句子,找发现。今天我和小伙伴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我每天一个人步行上学。在这里,“藏”读“cáng”,意思是“隐藏、储存”,还有一个读音是“zàng”,意思是“窝主,善”,“行”读“xíng”,意思是“走,出外用的”,还有一个读音是“háng”,意思是“行业、辈分、军队”组词如下:藏cáng(躲藏)(隐藏)行xíng(行走)(自行)zàng(宝藏)(藏族)háng(银行)(行家)②读一读:据说,我们家乡发现了宝藏(zàng)。今天妈妈去银行(háng)办理业务?(3)识字游戏放气球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就放飞一个气球。)(4)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无论闲适自得。霎时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悠闲极短时间。(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和初读感知,为把课文读通顺、正确打下基础。】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9-18)三、学习“会写字”于论岸屋切久散步1.学生字(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多元识字①加一加:“讠”加“仑”是“论”;“山”加“厂”加“干”是“岸”,“氵”加“肖”是“消”。②换一换:“到”减“刂”换“尸”就是“屋”。③减一减:“宇”减“宀”是“于”。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岸”,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步”上下结构,上宽下长。“论切”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散”左右等宽,“久、于”独体字,“屋”半包围结构。)(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久、步”,学生练写。“久”:独体字结构,撇从竖中线上端左侧起笔,撇尖抵横中线,横撇从撇中点起笔,横段短,撇段长,捺与横撇的撇段相接于田字格中心,捺脚与撇尖持平。“步”:上下结构,上部宽、扁,下部窄、长;“止”首笔在竖中线上,长横在横中线上方;下方竖在竖中线上,长撇从右半格横中线上侧起笔,撇至左下格。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设计意图:学习会写字,层层推进,规范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的兴趣。】四、课堂小结学习了《雾在哪里》,学习了生字新词,对字的形音义都掌握牢靠,读通课文,了解雾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五、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六、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9-27)(28)(29-31)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重点)2.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

醉香****mm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