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至12学案 第一篇:1至12学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学习评价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3、认识: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需要。【学习重点】: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形成。巩固训练1、后人写诗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主要由于()A.兴修水利,使关中成为沃野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D.任秦国蜀郡太守,勤政廉洁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B.使用铁器C.推广牛耕D.兴修水利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阶段矛盾尖锐B.周王室日益衰微C.生产力迅速发展4、我国实行县制最早是在()A.春秋B.战国C.夏朝D.商朝5、商鞅变法中提出的选官的标准是()A.开科考试B.门第高低C.地方推荐D.军功大小6、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起来的方式是()A.革命斗争B.变法或改革C.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出现D.地主阶级统治建立7.阅读下列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请回答:①上述材料是谁的名言?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③为了“治世”“便国”他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进行变法?④从中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习目标】:1、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学习难点】:文字的演变,古代历法。医学成就。巩固训练1.据说今天的农历来源于夏朝,所以又叫()A.夏历B.周历C.商历D.阳历2.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3.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诗人是()A.宋玉B.屈原C.李白D.杜甫4.闻名中外的甲骨文的发现时间和地点是()A.19世纪末的河南安阳B.19世纪末的河南商丘C.20世纪初的陕西西安D.世纪初的河南洛阳5.最早留下哈雷慧星的记录是在我国()A.商朝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6.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B.燕国C.楚国D.秦国7.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也叫“铭文”。8.望、闻、问、切四诊法,是由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来的。9.楚国优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千古传育的抒情长诗《》.10.“大篆”这种字体出现在()晚期。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11.阅读下列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①这句诗出自谁的什么作品?②这句诗是什么意思?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2、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联系起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学习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巩固训练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B.颜子C.孟子D.曾子2.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姓李名耳B.道教创始人C.他的思想反映在《道德经中》D.春秋楚国人3.“知已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朝非子B.墨子C.孙膑D.孙武4.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出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是()A.孔子B.韩非子C.孟子D.墨子5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韩非子D.庄子6.下列哪些不是韩非子的观点()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②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③支持正义战,反对不义战争④提倡法治,主张改革⑤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7.“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这句话是谁提出的?()A.庄子B.孟子C.韩非子D.孙膑8.提出“制命而用之”观点的是战国时期的()A.孙武B.孟子C.韩非子D.孙膑9.“齿以坚折,舌以柔存”包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此语出自()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10.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的主张,实际上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回答:①这句话出自什么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谁?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③此人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第10课“秦王扫六合”【学习目标】:1、掌

俊凤****bb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