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产品报废审批流程(范文模版) 第一篇:2.产品报废审批流程(范文模版)镜所眼镜公司JS/AD-LC-20180622-02产品报废管理流程一、报废品定义报废品:产品出现不合格,无法修复或修复后无法达到品质要求或不能继续使用的产品。A.客户返退不可修复的产品。B.长期库存、锈蚀、磕伤且无法修复的产品。二、目的为降低仓储成本、真实地反映公司存货资产、保证报废物料程序畅通、控制产品不良,及时对不良产品的报废做到规范、合理、快捷,特制定本方法。三、适用范围凡本仓库物料/产品报废(含半成品和成品、退货产品、包装物料)均按此办法作业。四、报废流程1.申请报废的部门:仓库负责人对本仓库报废产品物料的清理及负责报废品原因分析、填写《产品报废申请单》,并将《产品报废申请单》原件转交相关岗位审核单据;如报废物料是组件,则由仓库将可用配件拆解后,方可报废。可用件退回仓库,作为采购物料冲销物料成本。2.采购(质检)部门:负责对报废品及物料的品质鉴定。如产品物料与《产品报废申请单》所示内容不符或认为报废不合理,则将单据退回申请单位,要求其重新清理或重写单据。3.实施(客服)部门:实施部门依有效《产品报废申请单》核准的“处理方法”将产品/物料送到相关地点(如垃圾桶)进行报废处理。4.财务部门接获有效的《产品报废申请单》后,即安排人员对产品物料进行产品物料与单据的核对,共同实施并在单据上签字。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由签单单位共同协助完成报废产品的报废处理。附:1)不良的外购产品、物料放于制定区域,由仓库统计数据后,报采购部门,再由采购部通过供应商联络办理退化。2)客户退回的产品由售后客服出具申请单,走报废流程。第二篇:产品报废处理流程产品报废处理流程一、目的:为有效的利用仓库空间。降低仓储成本、真实地反映公司存货资产、及时对不良产品的报废做到规范、合理、快捷,特制定本规定。二、范围:凡本公司物料/产品报废(含半成品和成品、退货产品、客供品、包装物料)均按此规定作业。三、定义:不良品与报废品区别不良品:产品出现不合格时,可进行返修或可降级使用并出货的产品。报废品:产品出现不合格时,无法进行返修或返修后无法达到品质要求或无法降级使用的产品。四、作业内容:1.报废品处理标准1.1各相关部门将不合格品标识后送至不合格品区,由品保部门判断是否要返工处理。1.2由制造部门返工后交质量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返工后所剩余的无用品列为报废处理。1.3报废品处理标准也可以参考内部文件QP20《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产品报废申请单》也见此文件。2报废品类型2.1不良品库形成的各类型需报废产品;(超出三个月客户返回产品)由仓库部、质保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2.2客退品:品质部在接到客户退回的不良品时,由品质工程师进行判定,能修复且客户又要求补回的,则修复后直接开单检验并入库,对不能修复客退品应分类清理做报废处理。2.3包装物料;因市场原因需更换内容、外形、颜色等原因形成的报废;由销售部为主和仓库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2.4因存仓时间太久或因颜色不配套等原因而导致的产品物料报废,货仓清理所需报废的产品物料,由生产部门为仓库部、质保部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3.报废处理流程3.1申请报废的部门:负责组织对报废产品物料的清理及鉴定、填写《产品报废申请单》并跟踪领导审批签字、形成有效单据后转到仓储部门。仓库根据有效的《产品报废申请单》内容,负责对报废产品物料的执行处理,并录入报废内容后将有效《产品报废申请单》原件转交给财务部相关岗位审核单据;3.2质保部门:负责对报废产品及物料的品质鉴定。3.3责任部主管接到通知后需在48小时内对不良产品进行确认。4.报废品控制4.1仓储部接获有效的《产品报废申请单》后,即安排人员对产品物料进行产品物料与单据的核对,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4.2如产品物料与《产品报废申请单》所示内容不符或认为报废不合理,则将单据退回申请单位,要求其重新清理或重写单据。4.3申请报废的部门依有效《产品报废申请单》核准的“处理方法”将产品/物料送到相关的执行地点进行报废处理。4.4报废产品残值处理;应由申请报废部门经办一人、库管一人共同实施并在单据上签字、所有现金收入由主导经办人24小时内上交财务部第三篇:产品报废检讨书产品报废检讨书1、产品报废检讨书尊敬的领导:你好!我于20XX年3月22日,由于操作失误报废了公司的产品,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抛除所谓的一些原因,我个人认为这只能说明我的工作态度极不认真,对工作责任心欠缺,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自己的思想中仍旧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应付思想,这种不良思潮只能说明我太自由散漫,只顾自己,置广大公司员工的集体利益于不顾;置公司领导人的威信于不顾;置公司规定的原则于不顾。自私自利,自我放纵,丢弃原则。我对我个人犯下的这个严重错误

小琛****8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