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 第一篇: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之教育学原理一、选择题1.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A必然要求B必然结果C心理前提D必要保证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7、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9.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10.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A学校课程B技能性课程C学生中心课程D基础型课程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2.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班级上课制11.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A温故而知新B不陵节而施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1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二、简答题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3.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5.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教育学原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D5、D6、D7、A8、D9、C10、D11、D12.B13、B14、B15、A二、简答题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3.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第

明轩****l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