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篇: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二〇一二~二〇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在回首成长道路时感kǎi()地说,生活中人们或质朴或滑jī()的表现,名著经典中传统文化的精suǐ(),积zǎn()的生动的生活画面,都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B.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一句撕心裂肺的的嘶喊:“别走!妈妈。”C.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等的花期比1960年迟了五六天。D.神曲《江南style》风靡全球,其热度已波及旅游业。3.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揭晓,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B.近期光明乳业发生的质量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广泛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C.经过层层选拔,我市10名老师荣获“姜堰市魅力班主任”荣誉称号。D.同学们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写出真情实感,切记不要胡编乱造。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①明月松间照。②根之茂者其实遂。③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④浮光跃金。⑤《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表达人们在怅惘时也会感到一丝欣慰情绪的句子是。⑥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6分)皇帝断定我是淹死了,而敌人的舰队正杀气腾腾地大举进逼。可是他很快就放心了。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儿,我已经走近海岸,到了可以听到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的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的恭维,当场封我为“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九年级语文试题(1)选段中的“我”是,他是的作品《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2分)(2)这位“伟大的君王”为什么对我有“说不尽的恭维”?根据作品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3)利立浦特国与不来夫斯古国的战争起因是什么?作者借此讽刺什么?(2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某校九年级(6)班在专题“气象物候”学习过程中开展了以下活动:活动一:知识积累(2分)写出两句包含物候现象的古诗或名句。句一:句二:活动二:科学探究(3分)探究唐代诗人罗隐的《竹下残雪》所包含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活动三:友情关怀(3分)时值深秋,天气转凉,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小明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宁可冒着患感冒的危险,也不愿意多穿衣服。作为小明的同学,你想这样对他说: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雷震的《村晚》,回答第7题。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7.①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1分)②诗中的“横”字富有表现力,请作赏析。(3分)③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8~11题。(14分)③①②九年级语文试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kuàng)、麻枲②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忽③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④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注:①陶冶:悠闲和乐的样子。②枲:xī,麻。③忽:不要。④口授:按人口分给。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⑴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4分)A.阡陌交通()B.土地平旷()...C.老人肯相引至此()D.忽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⑵与“皆不私藏,与众共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先天下之忧而忧D.石青糁之

一吃****成益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