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9.8千字
约16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docx

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

第一篇: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2013-09-0516:561.你如何理解“司揣内外”在中医诊断方面的意义与运用,对中医的学术研究有何启示,如何看待经典著作的现实指导意义?2.中医对健康状态判定方面有何特点,与西医体检相比有何优势,如何开展中医健康检查与中医疾病预警,对此有何具体设想?3.中医有哪些辨证思维模式?各有何特点?是否可以建立统一的中医辨证系统,请提出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并谈谈你的认识。4.如何建立中医特有的疗效判定标准,这种疗效判定标准是否存在客观指标,目前广泛应用的量表法有何长处与不足。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研究?5.目前中医诊查仪器的发展现况如何,你认为影响中医诊疗仪器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应如何取得突破?6.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应如何确定,有无客观化的具体指标,舌诊脉诊的表现是否可作为金标准,谈谈你的看法。7.有人提出中医基本病机的核心是不通、不荣与不平,你认为这种提法是否可行,是否可以以此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体系?详细谈谈你的理由与设想。8.你如何认识中医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中医辨病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针灸与药物治疗在辨病辨证方面有何区别。9.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误区影响中医的发展,中医诊断数字化量化诊断有无必要与可能,如有应如何努力实现。要求:本次课将按讨论方式进行,请博士研究生作好选题、搜集资料、攥写报告,可制作PPT,发言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做好接受质询的准备,每人选择一题,报班长处。上课按所报题目参加讨论的人数多少为序,报的人多的题目优先讨论,依次进行。第二篇:亚健康中医研究进展亚健康中医研究进展天津市南开医院呼吸内科(300100)袁连方摘要: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祖国传统医学在亚健康病因病机及防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针对不同个体,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亚健康的调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药;预防;治疗亚健康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之后很多学者致力于它的研究。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而且亚健康人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它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但由于没有特异性病理机变可究,且涉及多系统,因而目前西医学在临床干预上尚缺乏有效药物和手段[2]。健康→亚健康→疾病是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使得亚健康与中医学中“未病”概念接近,故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为特色的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方面具有很大优势[5]。亚健康概念20世纪中期,前苏联N.Berhman首先发现并提出“第三状态”概念[3]。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4]。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6]。亚健康临床表现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3方面。[7-15]2.1躯体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腕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2.2心理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等。2.3社会适应性症状: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中医认为健康是人类和自然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即“阴阳平衡”、“阳平阴秘,精神乃治”。一旦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征象。从中医学视角考察,亚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可向疾病转化,也会朝健康回归,亚健康有证可辨,有病因病机可究,是“有病”的,乃阴阳失调所致,中医能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通过分析人体的阴阳虚实,采取相应的治则和治法干预给亚健康者以个体化的干预,使其重归阴平阳秘,向健康状态转归。亚健康中医病因病机[16-20]中医学虽无“亚健康状态”这一称谓,但其可以是内伤杂病范畴中许多证候的表现。见于中医学的郁证、心悸、胸痹、不寐、头痛、眩晕、虚劳等病证中,亦可见于梅核气、多寐、健忘、阳痿、遗精、百合病等病证。中医学认为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3博士研究生中医诊断研究进展学术讨论题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