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第一篇: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届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本届学生将要在初二进行无锡市的信息技术等级会考,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二、教材分析我们学校的教材采用的是西交大版的信息技术教材,里面分成选修和必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有11个单元,本学期学习1走进信息世界、2管理计算机、3设计应用文档这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搜索引擎的使用、常用下载工具的使用、常用压缩工具的使用。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wos软件的基本使用以及简单的计算机维护工作。第三单元中主要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三、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合理的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养成尊重他人著作权的习惯。2、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3、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制作作品,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4、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2014年9月1日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第一学期)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简析今年是使用教科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教材的前四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和智能化加工》。二、教学目标任务要求第一章是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知道信息的应用价值;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第二章是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一般分类、实际意义;学会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了解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简单原理、工作原理);文件的概念与类型;网络资源与文件的关系;FTP使用现状;因特网中文件资源的分布;文件资源的查找方法;文件资源的下载;了解一些在线运行数据库;了解数据库中信息的特点;初步学会从提供公开服务的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管理下载的信息。第三章是认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知道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和类型;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了解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及应用前景;学会使用常见智能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三、学生情况分析优势:计算机是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现在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由于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且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不足之处: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求掌握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由于学校电脑设备想较其它县市学校落后,对学生积极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致使有些学生厌恶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四、为了搞好教学我将采取以下措施:(一)、精心备课,认真上课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熟悉大纲,钻研教材,这样才能掌握本课在本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和难点。另外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使课更具深度。(2)教师平时多读教学理论书籍,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打下理论基础。(3)认真写好

书生****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