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四 第一篇: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四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四第13、14课一、科学技术的发明1、科学技术的发明(1)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北宋毕升,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了约400年。(2)指南针起源于战国──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创造了条件。(3)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二、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1、史学: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2、文学:(1)北宋的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2)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3)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的词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4)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鞭挞社会黑暗势力。3、艺术(1)绘画:①宋朝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②元朝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2)书法:宋元时期:书法艺术的继续发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元朝的赵孟頫;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第15课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③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第16课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第17课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2、皇太极继承汉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3、1644,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18课一、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2、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二、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1、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被迫投降。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

猫巷****志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