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2014年中考语文分析.docx / 文档详情
2014年中考语文分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1.3万字
约24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年中考语文分析.docx

2014年中考语文分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年中考语文分析

第一篇:2014年中考语文分析今年中考语文已经结束,整体来看,不管是宏观的试卷结构还是微观的试卷内容都有不小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基础性,也顺应了人文性应用性综合性的考查趋势。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主要变化和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强化基础,重视知识积累,突出语文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笔顺、读音、近义词辨析、句子理解等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为”的笔顺的考查,让很多考生直呼意外。虽然如今我们手写汉字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但是这种作为汉语学习基础的、字音、字形、笔顺问题,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的,每一个汉字、字形、笔顺等或多或少都有一个甚至一串故事在其背后。2.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与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融合。在基础部分还先后涉及字谜与汉字、成语故事与历史人物、对联与传统名篇、语言运用与得体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积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令人略显遗憾的是,命题方式仍然是相对比较传统的选择形式。文言文考查了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3.图文并茂、强化综合能力。图片的信息含量一般来说要比文字多很多。恰到好处的理解图片信息与背后的含义是不可或缺的能力。14年中考在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虽然说从内容上看,选取的《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难度较低,但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将会成为试题新的载体,并会有较强的生命力。4.突出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考生实际生活,着强调出人文情怀。议论文阅读配合“中国梦”大背景,探讨实现梦想需要的品质,而且议论文阅读最后一题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认为实现梦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这样开放的试题。说明文阅读《宜居城市》在研究宜居城市的特点,让考生不免就会与当下的北京进行对比。“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规划、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宜居城市的特点,在北京似乎不是那么轻易地寻觅。值得注意的是,与前几年进行对比,说明文的分值有所提高,达到了11分,尤其是链接材料这部分的考查,占据了6分之多。散文《麦子的味道》强调了对童年虽然辛苦但却温暖的回忆,那种情感上的淳朴、温馨,亲切悠远一直撩拨着作者的心弦,让她魂牵梦萦。童年、故乡,满满都是辛酸却不失甜蜜的回忆。就考查来说,概括、短语理解、综合分析作者情感,属于以往经典题型的延续。5.作文一拆二,大作文二选一。如之前的《中考说明》所提,今年新增加了10分的情境作文。之前上课也反复提到了重点形式“感谢信”。今年10分小作文考查了“感谢信”,但是难度不大。就40分的大作文来说,两个题目《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和《宜居城市里的故事》选一个来写。难度都不是特别大。至少从破题以及选材上来说,不至于有很多同学写不出来。在之前讲过的“多彩生活”、“感悟自然”、“社会一角”等专题都涉及过类似作文,所以考场上将平时练习并在老师指导下精心修改的作文稍加变题即可。总体上看今年的语文试题有不少创新的地方,而且比较正,没有偏题怪题。可能有些考生因为试卷形式上的变化,略显生疏;也可能有些同学因为第一题上来就考“为”的笔顺而慌张。但14年的试卷在试卷结构以及题型变化的情况下,难度相较于去年来说略有下降,只不过前提是对新题型有一定了解与联系。第二篇: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与特点: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二、学生答题情况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三、主要问题分析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4年中考语文分析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