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广州中考必读 第一篇:2014广州中考必读【2014广州中考必读】应对消极心理从细节做起初三是学生的一个转折点,经过小学六年和初中两年的学习,中考则是成为了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考试。与此同时,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各种不积极的心理涌现出来,其中,初三学生的消极心理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精神状态不佳。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上课不认真听、课后的复习及预习没有章法,学习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仅按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很多学生的心态还在初二徘徊,既没有紧张感,也没有方向感。还沉浸在自我的世界,盲目学习,盲目乐观。第二,心态过于紧张。有些学生天天提醒自己中考倒计时,又无具体的计划和目标,既想成功,又想逃避困难和责任。过于举棋不定,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继而导致失眠、焦虑、厌食,失去学习兴趣。第三,偏科现象和竞赛心理。化学的加入,导致个别学生产生严重偏科现象。老科目一直起色不大,新科目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进去,结果偏科越来越严重。同时偏科导致学生产生把精力投入到获得竞赛证书的心思。第四,学校家里表现不同。叛逆期的到来,同时学习压力的加大,使得部分学生出现“双面人格”。在家叛逆,在学校却表现得乖巧,有压力无处释放。建议:1、多了解些关于中考、学校和班级同学的状态,改变闭门造车的局面。抛弃初二的想法,一切从零开始,把自己的现状看深一点,眼界放远一点。2、多和同学、老师、朋友们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思路、方法,学习别人的心态。3、带着兴趣进入课堂。有针对性地预习课程,同时加强课后总结,学会归纳,做相关练习。4、家长和老师应加强沟通,最好让学生也在场,三方共同达成一致想法和目标。学生也可找些减压的方法,或与同学多进行互动,让心态和表现都能自然得到呈现。第二篇:广州2013中考政策广州2013中考政策大变动实施“指标到校”2013年01月28日新快报各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30%的学位直接分配到全市近400所初中,此举将让择校热降温中小学招生考试改革征求意见稿已在教育局官网上公示,市民可在十天公示期内反映不同意见新快报记者黄婷[微博]通讯员穗教宣广州中考[微博]政策从今年起有大变动,酝酿已久的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终于有了眉目。昨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13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从今年开始广州市各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30%的学位直接分配到全市近400所初中,参与“指标到校”录取的考生,不享受重复加分和照顾录取政策。同时,越秀、海珠、荔湾三个老城区将不再视为同一个招生区域,而实行分区招生。此外,为配合省异地高考[微博]方案,广州也将出台异地中考方案,以此保证在广州参加中考的学生能有资格参加高考。指标到校解读●指标人数100个初中生有7人能获得指标按照《意见稿》,从今年开始,广州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含通过初期督导验收的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将拿出30%优质学位,按照人头比例、分区域分派到所有的初中(含民办学校);有多个校区的示范性高中,按校区分配指标计划,分配比例亦为各校区招生计划数的30%。这意味着,无论重点初中还是普通初中,都有机会获得名校的学位指标。参照去年数据,广州全市省、市、区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数为29910人,按30%的学位计算,约有8900多个“到校指标”。据统计,全市有初中学校近400所,去年参加广州中考的考生约11.8万人,以此推算,100人中有7-8人能获得名校指标。●分配方法省、市属示范性高中采取二级分配模式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如何分配?《意见稿》明确了指标分配拟采用“市归市、区归区”的办法。也就是说,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学位,但是区属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学位。具体操作为:省、市属示范性高中采取二级分配模式,即先按比例分配到各区县,区内作整体“打包”,然后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分配到校;而区、县级市属示范性高中的指标分配则采用一级分配模式,即直接由区按比例分配到校。●录取优惠指标生降30分,落榜了仍可正常录取根据《意见稿》,指标生仍需参加中考,但能享受降分录取优惠。即享受报考学校在近3年提前批次录取平均分数的基础上,下调30分。假如在“指标生”中落榜,该生仍继续按照正常批次录取,即学生多了一次冲击名校的机会。●实行目的普通初中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变大了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实行“指标到校”初衷是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择校热。如此一来,“小升初”时,家长[微博]们也没必要为了重点学校的高升学率而去挤名牌初中,在按人头分配的指标下,优等生在普通初中上名校的机会将更大。●报考条件报考示范性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就读学校正式学籍、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意见

骊蓉****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