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汇报片文字稿(精选多篇) 第一篇:2015汇报片文字稿完善管理体系细化教育工作确保学校高速发展——迎省教育督导汇报一、学校基本情况朱各庄镇初级中学占地面积3268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实验楼、学子之家、学生公寓,餐厅等建筑面积9166平方米。绿化面积4200平方米,建有全县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实验室、地理数字化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电子白板教室、图书阅览室、信息技术教室、体育器材室等专业室,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课堂多媒体教学。另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共1513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学校硬件设施优越。学校现有教师58人,专任教师46人,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学一级教师2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33人,专科学历13人。全体教师具备中学教师资格,学历达标。现有12个教学班,住宿生329人,在校生学生663人。服务区域覆盖朱各庄镇14个自然村。学校先后被评选为“秦皇岛基础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昌黎县常规管理先进校”、“昌黎县教育工作优秀集体”、“河北省优化学生心理生活研究项目实验学校”、“昌黎县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以来,学校输送给昌黎汇文一中学生129名,汇文二中普班学生及体育、美术、舞蹈特长生共87名。二、政企合力促学校硬件建设高速发展(一)学校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怀与指导2012以来县政府、县教育局投入近20万元为学校的实验室及专用教室购臵仪器设备。2015年县教育局投入28万元为学校建设地理数字化实验室。近三年投入76万元为学校购臵图书19281册。2012年镇政府投入80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购臵了食堂用具,电教设备,办公设备。宏兴实业等各大企业对学校发展的支持与投入力度日益加大。从2012年以来。令人瞩目的是每年教师节宏兴实业为全镇中小学教师发放教学成果奖金,为学校全体教师制作工作服两套,每年为学生制作一套校服。2012年以来,中学得到宏业实业资助数额累积达120余万元。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注入有力的强心剂。(二)学校现有教育技术装备达到全县一流水平,教育信息化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1、理化生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776种,11360件,总金额24.2万元。探究实验室与地理数字化实验室现有仪器备86种,187件,总金额29.9万元,音、体、美设备现有170种,1196件,总金额15.8万元。教育信息化装备现有微机192台,设有校园网络中心,20M光纤专线。大型交换机7台,小型交换机及无线网络访问节点5台,多媒体讲台、大屏幕投影18套,大小打印机8台,录像机2台、校本资源库达70G,总价值约102万元,平均每年投入运行维护资金约2.3万元。2、学校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力度。在教务、学生成长、学业质量分析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学校自行开发了《综合素质评价软件》、《作业公示软件》,《教学工作量化统计软件》、《学生成绩采集分析软件》和目前正在开发的《学生学习评价移动平台》。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档案管理等校务管理中积极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高效、有序。建有校园网站,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更新及时。三、凝炼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关注教师成长1、学校秉承“办一流教育,创和谐校园”这一办学理念,努力现实“让农村学生享受一流的教育”这一办学目标。以“诚信”、“和谐”为核心,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树立了“自信、自律、合作、和谐”的校风,“爱生、尽责、求实、奉献”的教风,“勤学、好问、求真、进取”的学风。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学校从未出现违规、跨区招生的现象。开齐、开足各科课程,配齐所有学科任课教师。校内及校外周边无摆摊设点现象出现。并与镇执法大队和镇派出所定时沟通治理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在用餐、住宿、教辅用书等收费从未越雷池一步。学校收支帐目齐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都经过教代会通过并公示无异议才执行。学校积极开展助学帮困活动,在校生巩固率在97%以上。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评机制。从德、勤、绩、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在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先,人人争优”的局面。全校干部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发扬三种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争创一流精神),提高三种能力(教学业务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4、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专业化成长档案。让教师从听评课记录,教研记录心得,获奖证书,研究课题或论文,优质教案与反思等五个部分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自2012年以来被评选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1人,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骨干教教师的培养与引领作用的发挥一直是学校的专业发展工作的重点。先

努力****冰心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