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生活与哲学 第一篇: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二轮专题一、辩证唯物论【高考考点】1.哲学的物质概念2.自然界的物质性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哲学的运动概念①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物质运动的规律①规律的概念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③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6.意识的本质①意识的起源;②意识的生理基础③意识的内容7.意识的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应用】1、(2015年江苏卷31)“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2015年重庆卷4)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B.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3.(2015年课标卷Ⅰ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4.围棋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变的棋局形势,向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阻逾越的障碍。但是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通过学习人类思维方式,掌握了-种从大局上判断形势优劣,并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找到最佳解答的方法,在人机对弈中以4:l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写下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新的篇章。由此可见①人工智能可以模拟甚至超过个人分析计算能力②科技发展使人工智能部分具备了意识的创造性③人工智能与人脑有相似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过程④科技进步使人工智能超越了对人脑的模拟阶段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热点透析】--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开放发展:是中国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典型例题】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所谓“陷阱”,大多是源于资源禀赋变化之后,原有发展路径被锁死。从这个角度看,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中国应对发展风险、跨越发展陷阱的一把钥匙。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产业升级阻力重重、传统优势不断削弱……站在更高起点的中国,正需要以新思路寻找动力、以新理念引领行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文化价值。(12分)【典型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12分)【典型例题】(2015年课标卷Ⅱ39)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分)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高考考点】1、实践:含义、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3、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

猫巷****晓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