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抓好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篇:4.抓好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当前,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基层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军事斗争准备要求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的问题、制度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队伍建设跟不上的问题、教育训练效益质量不高的问题等等,通过对胡主席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我认为当前加强基层建设必须坚持和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坚持“打赢”要求,解决工作起点不高的问题“打得赢”是军事变革的根本着眼点,也是基层建设的最高标准。抓基层建设只有围绕“打”来筹划、部署和落实,才能提起纲。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基层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起点低、方向偏和工作虚的问题。比如,有些单位把基层建设定位在完成一般任务、不发生问题上,教育训练局限于政治道德的培养,而忽视了军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出特色想特色工作多,抓难点弱点问题做得少,在有轰动效应的大项工作上花费力气大,而在经常性工作打基础方面花费相对较少;应付一般性工作浪费精力多,而在组织指挥作战能力建设上投入精力较少;工作中喊口号多,注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在下基层抓建设方面下功夫不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重传统向继承创新转变。在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跳出习惯思维、传统思维的怪圈,用新眼光审视新矛盾,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例如,近年来,我们探索实践的民兵政治教育“四位一体”模式,既拓宽了教育渠道,又赋予了教育新的内容,保证了民兵政治教育的有效落实,效果很好,被总部肯定。实践证明,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提升基层建设的层次。二是重静态向静动并举转变。就是要积极适应信息化要求,搞好平时准备与战时需求相结合,实现正规化和指挥自动化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系统配套建设相结合,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发展,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能够在战时拉得出、用得上、联得通、打得赢。三是重单一向重复合转变。教育要规范化,建立配套的教育体系,解决内容过多过滥,形式陈旧单一的问题;素质要复合,注重培养思想观念新,理论素质高,科技知识懂,本职业务精的“一专多能”人才;制度要整合,把相同制度合并,相悖制度废弃,确保秩序正规;设施要配套,建立完善战备、训练、教育等方面的设施,高标准保障好战时和平时需要。二、坚持“信息化”要求,解决工作切入点不准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基层建设只有适应信息化要求,才能真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从当前基层实际看,远远不能适应和体现信息化要求。教育内容没有知识含量和信息含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和训练的不多,满足不了教育训练对象的要求,在以信息条件下作战为背景的各种演练更是少而又少;基层官兵的科技素质、信息知识掌握和了解的比较少,基层干部经验型、管理型的偏多,知识型、科技型较少;在教育训练管理保障等方面,有些制度适应信息化要求显得很不合时宜,比如,网络的普及和运用跟不上,同时信息安全也会成为问题;在教育训练保障方面一体化、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程度还很落后。为此,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建设必须以信息化为主导,在加大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和信息含量上下功夫。三、坚持“复合”要求,解决关键点把握不好的问题基层建设只有坚持全面抓,整体建,才能协调发展。但从当前情况看,一些单位还存在重硬轻软,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结果往往导致全面建设难以上层次。近年来,有的单位抓机关自身建设很好,各项规划制度很正规,但是忽视了基层建设发展。把作战室当成摆设和上级检查的亮点工程,计算机仅作为办公使用,而不能充分开发利用,不能发挥网络的科技价值,局域网不能形成,互联网不能联通,上下不通、横向不联的局面仍然制约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的单位即便使用了局域网,也只是处于很低的层次和水平。在利用网络教育、网络训练、网络管理建设方面还存有很大差距。要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重点要搞好三方面结合。一是要把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设施要体现学习、训练、教育的现实需要;制度建设要着眼发挥人才、设施的潜能和效益;队伍建设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软硬件建设相互牵引、相互促进。二是要把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既要扎实搞好基层建设,更要立足长远,主动跨越;既要发扬传统,更要适应形势。三是要把整体建设与局部建设结合起来。要抓难,做到再难的工作不躲过,再难落实的制度不绕过,再难解决的问题不放过;要固强,不满足于已有成绩,一时的优势,要始终做到在强项上谋发展,出特色;要治弱,抓住工作“瓶颈”,补充营养,及时充电,倾斜力量,在协调发展上有新突破。四、坚持“任务”牵引要求,解决工作落脚点不实的问题目前,一些单位存在就建设抓建设,为创新而

论文****轩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