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Unit 55篇.docx / 文档详情
Unit 5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1.2万字
约18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Unit 55篇.docx

Unit5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Unit55篇

第一篇:Unit5Unit5I.Background互联网助奥巴马在大选中铸就历史辉煌2008年11月5日,巴拉克·奥巴马竞选成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总统。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不少人注意到了奥巴马在大选过程中积极广泛地应用了互联网,甚至有些人将他的胜利归因于此。事实上,麦凯恩同样建立了自己的竞选网站,花费三百万美元开展网络营销,甚至还推出一款叫“小猪入侵者”的网页小游戏。如果麦凯恩在2008大选中获胜,那是否也应该被称作“互联网总统”呢?到底互联网在2008美国总统大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奥巴马在大选中的媒体主战场是互联网众所周知,美国的选举政治也是一场金钱的角力。在奥巴马花费的5.7亿美元中,有46.2%是媒体方面的支出,达到史无前例的2.74亿美元。麦凯恩尽管财力较弱,也将经费的38.2%用于媒体支出,达1.19亿美元。但是,互联网媒体在两人的媒体支出中几乎微不足道。奥巴马在互联网媒体上花费1400万美元,仅占全部媒体支出的5%,也不及在印刷媒体上的花费;而他却在广播电视媒体上投入17倍的金钱。仅仅在10月的第一周,奥巴马就在广播电视媒体上支出2100万美元,其中包括买断全国主要电视网在10月29日晚8点起的30分钟政治广告时间。①花费多少当然不是重要程度的唯一衡量标准,但这也反映出经验丰富的精英竞选团队对其“投资”的回报期望:电视在美国仍是主流媒体,对于那些并不痴迷于Youtube和Myspace的中产阶级或低收入人群,这是通达他们并影响其态度的关键信息渠道。确切地说,是全方位、跨媒体的传播与营销,帮助了奥巴马走向胜利。奥巴马采纳的互联网应用尽管麦凯恩也希望能从互联网上借力,但和奥巴马的精彩表现相比几乎处处逊色。一方面,这与支持奥巴马的选民群体本来就更热衷和擅长互联网有关(民调显示,18至29岁选民中66%支持奥巴马);另一方面,奥巴马及其团队在使用互联网助选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敏锐和创意,也是他们一路领先的原因。首先,奥巴马和麦凯恩都建立了自己的竞选官方网站,但从第三方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到访率、流量还是浏览量,奥巴马都远超麦凯恩。两人的官方网站有很多相似功能,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奥巴马的官方网站为他打造了一个注册成员超过百万的在线社区“我的奥巴马”(my.barackobama.com,MyBO)。奥巴马官方网站47%的访问流量来自这个社区,其次才是首页(40%流量);而麦凯恩官方网站访问流量95%来自首页。②在这个建立于2007年2月的在线社区里可以做些什么?“发现你所在地的活动与团体,联系你周边那些犹豫不决的选民,在blog上分享你的故事”。花费几十秒填写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密码即可完成注册,进入社区。一个有效的美国邮政编码,就可以帮助你找到周边人群、活动和团体,由此融入政治共同体。事实上,在线游戏玩家们也会从该社区找到熟悉的元素:它有自己的任务系统,只不过那些任务需要在网下生活中完成:打电话、上门拜访、组织活动、募捐、成为志愿者。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社区用多种方式细致地进行指导。用户自行建立了数以万计的团体,以电子邮件列表的方式传递信息。例如“全国呼叫团队”有36571名成员,打了400万个电话,募捐210万美元。社区成员们留下了近40万则日志。普通人如何参与政治?通过“MyBO”,线上与线下、地方与全国、虚拟与现实被有机地整合起来,富于社区工作经验的奥巴马也建立起了他的核心支持者网络。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列表,奥巴马可以在任何时间方便地把信息直接送到上千万人面前。第二,“无处不在的奥巴马”成为奥巴马竞选团队的理念。除了建立官方网站,更要在最热门、最聚集人气的Web2.0网站树立奥巴马的化身或者频道,让选民在自己最常用的互联网应用中就能接触到奥巴马的信息,就能与其他奥巴马的支持者建立联系与互动。麦凯恩只在Facebook、Myspace、Youtube、Twitter和Digg等最热门Web2.0站点做了相似努力,但受欢迎程度远不如奥巴马,见下表:在照片分享网站Flickr上,奥巴马的账号有7139名“朋友”,数万张照片按时间、地点、活动等被细致地分类归入相册,生动渲染出支持奥巴马人群的广泛和激情。奥巴马更在一系列小众细分的SNS网站上建立档案和频道。第三,“四两拨千斤”的网络广告营销。如前所述,奥巴马在互联网广告投放上的花费仅有1000多万美元,其中大部分花在了GoogleAdwords上,通过日常搜索行为将选民引向自己的官方网站。剩下为数不多的广告支出主要投放在Facebook、Yahoo上。考虑到奥巴马通过互联网募集到的数亿经费,以及编织出的惊人庞大的支持者网络,这笔经费实在划算。而麦凯恩几乎不曾在网络广告上花费,这或许也正是他在其他互联网应用中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互联网之于奥巴马:新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Unit 55篇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