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1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第一篇:“121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121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黄文全传统的“满堂灌”教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经常感叹“课堂上讲了很多,可是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呢?”其实,很多时候,特别是外语班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在讲,学生已经会的教师还在讲,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过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课堂上没有很好的落实当堂检测与反馈矫正,无效教学环节在课堂上的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怎么办?山东省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为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实现教学内容的当堂教学、当堂巩固、当堂检测、当堂反馈矫正,他们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出了“121”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满堂灌”做法,采取先进行10分钟左右的“诱导自学”,再开展20分钟左右的“释疑解惑”,最后再进行10分钟左右“训练拓展”,教师通过在“导”、“解惑”和练习训练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实现教学任务堂堂清。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益,提出全面学习和完善“121教学模式”,并在上学期全面启动。我也被动地参与了该教学模式的尝试。但我发现我们学校绝大多数对“121教学模式”的理解是片面的,单纯地以时间来衡量是否“121”,我想这是很危险的。学习“121教学模式”必须学习其本质,而不是简单照办其形式,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拜、原盘照端,更不能全盘否定、一叶障目,千万莫“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习“121教学模式”,要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力争创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121教学模式”,学校也应改变评课标准。评价一节课的好差,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看学生是否动起来,这里的动起来,我想更多地是主动学习,而不是场面热闹,样式花哨。学习“121教学模式”我认为不能简单以时间“121”划分,套用其模式,关键是在“121”的时间段内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121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分别为:1.诱导自学(约10分钟)(1)教师示案导学,学生明确目标。上课前一天,教师要将学案发到学生手中,上课后,在前置测评的基础上,可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读书的方法和注意问题,明确学习重点、难点,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2)学生依据学案自学,教师巡视学习情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导学,进行自主学习。自学可分为: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出知识和问题的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强对学案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标出自己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2.释疑解惑(约用20分钟)(1)学生互研解决问题,教师采集问题。学生对自学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互动讨论研究,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可采用同桌讨论,前后左右小组讨论,邻组互补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巡视发现并筛选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2)教师点拨,学生释疑解疑。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问题,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也可让已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讲评,也可师生讨论。(3)学生归纳整合,教师巡回指导。这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本课知识。3.训练反馈矫正(约用10分钟)利用学案提供的定向达标题,教师组织学生达标练习,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达标练习,教师巡回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示解题思维过程,教师点拨学习方法、思维的切入点,分析问题原因,集思广益提出多种解决思路。要学习和完善更适合我们教学的“121教学模式”,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1.编写好学案:学案是教师编写师生看共用的学习提纲,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学,因此“实用性”是学案的关键。过去的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案主要是教师在授课时使用,学生根本看不到老师的教案,只能老师边讲,学生边记,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告诫,所以学案应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在学案设计中,要考虑学生是主角,通过学案创造“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参与”的机会,还课堂于学生;学案的问题要有坡度,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相应的作业练习划分为三档(难、中、易),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学案的使用,实现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与互

是浩****3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