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共5则).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2.2万字
约41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共5则).docx

《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共5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共5则)

第一篇:《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初三下册备课人:匡振华《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一、自主阅读,明确衡阳考什么1、考点要点: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考点聚焦从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看,近几年中考名著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也是衡阳语文2014年中考的必考点。主要考点有:课标推荐篇目的篇名、人物、故事情节,名著人物或故事的评价、感悟等。重点关注:1、识记课文中涉及的名家名篇常识。2、了解文学体裁常识和一些文化常识。3、掌握教材中“名著引读”相关知识。二、自主检测,了解衡阳怎么考题一:(2009年衡阳)3.文学文化常识:(4分)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中“诗圣”是指。②找出“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一诗句作者在初中课文中的散文篇目:。4.下列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有关内容的句子,请任选一句,根据名著中的内容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60字以内)(4分)①败走华容道②偷吃人参果③倒拔垂杨柳④葬花、焚诗题二:(2010年衡阳)3.文学文化常识:(2分)“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________、_______。4.名句阅读:(4分)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出情节的主要内容。(1)武松斗杀西门庆(2)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3)邮政局长私拆假钦差的信件情节概述: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三:(2011年衡阳)3.文学文化常识。(2分)《史记》是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4.名著阅读。(4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小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征服各地少年。①神奇少年哈利•波特的外貌和身份是否还留在你的记忆深处呢?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②进入魔法学校后,(物品)与哈利•波特的经历和命运息息相关。题四:(2012年衡阳)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其散文文笔清丽,代表作有《背影》、《春》等。B.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C.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风筝》都出自他的散文散《朝花夕拾》。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遭遇,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4.名著阅读。(4分)[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①《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地名)聚义的故事,它揭示了的主题。(2分)②英国作家写的《格列佛游记》生动地讲述了格列佛在海山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他到过的国家有、大人国、飞岛国、巫人国、慧因国。(2分)题五:(2013年衡阳)3.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司马光——《孙权劝学》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C、“豆腐西施”——鲁迅——《风筝》D、胡屠户——吴敬梓——《范进中举》4.名著阅读(4分)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文段二: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①文段一中的“他”指的是,这两段文字均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2分)②文段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2分)三、方法与技巧点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见多识广,阅读广泛,才会有更多的知识沉淀,才能厚积而薄发。平时阅读时,还要做摘抄,使自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应勤于分析,多加思考。对自己所读过的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应多回味咀嚼,分析思考,这样才能对名著体会深刻,才能有自己的见解。名著阅读常见题型主要有选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共5则)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