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docx / 文档详情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2.2万字
约41页
0
4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docx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

第一篇:《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古诗,懂得分步骤赏析古诗词;2、掌握古诗词鉴赏题规范的答题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读懂一首古诗。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原始社会人们的集体口号中产生,经历了先秦两汉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的丰富、唐诗宋词的鼎盛,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廊中,赫赫有名的诗人灿若群星,优秀的诗篇数不胜数。但是,在当前浮躁的社会思潮下,能够静下心来读诗的人已经屈指可数,所以,诗歌在当代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有责任挑起“复兴诗词”的责任。但是在多次语文试卷的反馈中,得分率最低、学生最害怕的题型恰恰是诗词鉴赏。究其原因,读不懂诗,体会不到诗意是重要原因。因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怎样读懂一首古诗”。二、怎样读懂一首古诗1、看标题,明大体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内心世界。诗歌也有自己的“眼睛”,那就是“诗歌的题目”。诗人往往通过诗题来揭示诗歌主旨,或总结诗歌内容,或提示诗歌线索。如:《望洞庭》,写的是远望中的洞庭湖的景色;《芙蓉楼送辛渐》,从题目上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应该写的是名叫李凝的人的居所,而且整首诗会围绕“幽”字来做重点描述;《邯郸冬至夜思家》,这首诗从题目上我们可以判断出作者是在冬至的夜晚写下的一首思乡之诗。课堂练习:《山中留客》山莫纵光为使物轻晴态阴明弄便无春拟雨晖归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评析:在这首诗中,作者用一句“山光物态弄春晖”概括了山中的美景,但是,第二句作者笔锋一转,山中天气转阴,于是便有了“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语句,但是,作者写这些诗句的目的是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题目《山中留客》,就会明白,这首诗原来是围绕着“留”字展开的。2、看作者,明风格《金乡送者自长韦八:安之西李来京》白,作客还狂西此此望归风挂情别望长吹咸不何不安去我阳可时见。心树道遇君}。。,连山起烟雾。《送韩十四江东觐省》作者: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诗歌不仅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个人情感的凝结。在每一首诗中,都有作者个人风格的存在,尤其是那些著名的诗人词人更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如:白居易——直白如话显浅易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苏轼——潇洒飘逸,豪迈奔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杜甫----抑扬顿挫,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如果了解了一个诗人的诗风,也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意。3《客潮海、次路平日北青两生看固山岸残注山外阔年下,,释》行风江,舟正南明唐绿一入水帆旧缘王前悬年由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洛阳人。、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通过注释,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作者暂时停宿在北固山下的作品,而且作者是洛阳人,所以,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作者会在这首诗中流露出思乡之情。4春夜洛城闻、抓意象,明情感笛白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此入夜春曲风中满闻洛折城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所谓意象,就是在诗歌中凝结着作者思想感情的物或事。而且,在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已经有了固定的情感倾向。如:、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杜鹃(哀怨思归)、鹧鸪(离愁别绪,伤感和没落)、柳(伤离别)、梅(孤高,不谐流俗)、菊(坚贞、高洁)、莲(爱情)、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恨)等。有了这些积累,在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一旦明确,就会帮助我们很快地分析出诗歌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像《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在诗歌中出现了“折柳”一词,那么诗歌主旨应该和离别相关。三、课堂练习《望洞庭湖送张孟丞浩相》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问题设置: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1分),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2分)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现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

文档大小:4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