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倡议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倡议书倡议者可以更好地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倡议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1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也是实践中国梦的时代要求。10月17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组织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对于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向深度贫困村贫困群众决战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艰辛努力和社会各族各界人士及爱心企业的支持帮助,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正在有效落实,精准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实现了13793人贫困人口脱贫。但是,今年年初我县仍有14036户51319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兄弟姐妹,极贫乡(鲁容乡)1个,贫困村7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9个),贫困发生率13.07%,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除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发展外,仍迫切需要全县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也许您与贫困群众、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素不相识,但看到身处困境的他们,您又怎能无动于衷?扶贫济困,我们义不容辞;共建小康,你我责无旁贷。在此,我们呼吁: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扶贫济困爱心捐助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家庭困难群众走出困境、摆脱贫困!我们倡议:大家一起慷慨解囊,迅速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点燃一盏希望!我们坚信:付出的是爱心,收获的是真情;播种的是善良,收获的是感恩。有大家的共同参与,点滴善举必将汇聚成扶贫济困的强大洪流,必将点燃贫脱致富的梦想,必将助力脱贫攻坚,必将加快全面小康步伐,实现同步小康目标。我们誓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共同发力,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一个贫困人口掉队,共同迈上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我们承诺:一定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搭建好扶贫济困募捐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平台,将您的善举更直接、更精准、更快捷地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全社会的爱心涓涓细流汇成涌潮。爱心无论大小,善举不分先后。“10·17”邀您一起,我们真诚期待您的积极参与,衷心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2亲爱的朋友们:您是否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经商,一年中难得回家一次,让留守在家中的他们倍受思亲的煎熬,他们就是儿童中那一股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众所周知,儿童,本应该在双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美好地生活,但是对于留守儿童们,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谋取生活,被独自留在家中的他们却不能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欢绕在父母膝旁,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种种困难和艰辛。他们需要父母的温暖,他们渴望与父母沟通,他们梦想在父母的教诲下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国事,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我们组织了“关爱孩子传递爱心共享和谐”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奉献您的爱心,牵手留守儿童。你可以做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宣传科学的家教观念、知识和方法;也可以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做孩子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你可以为一个或几个孩子开通“亲情电话”,给他们书写“亲子书信”,说一些安慰幼小心灵的话;也可以做特困留守儿童生活上的资助者,甚至可以通过一餐便饭,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许你的微笑会给他们信心,也许你的话语会给他们希望;也许你的资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许你的一封信就可以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爱心、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让我们手拉着手与留守儿童同欢笑,共奋进,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为积极构建和谐化州做贡献!朋友们,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去扶助稚嫩的希望,用爱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有千万个留守儿童在期盼、在等待,等待你,也等待着我。倡议书:xx20xx年xx月xx日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3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用勤劳和智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我们学生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中有的父母常年甚至多年不能回家,有的是父母离异缺乏父爱或母爱,还有的是父母过早的就离开,成为单亲孩子和

一条****8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