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鲁迅》读后感[精选五篇].docx / 文档详情
《鲁迅》读后感[精选五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8千字
约14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迅》读后感[精选五篇].docx

《鲁迅》读后感[精选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迅》读后感[精选五篇]

第一篇:《鲁迅》读后感看客繁华的东门,处处华灯高照,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已经是夜晚8点,东门的街道上仍然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我低着头,背着一个大书包,随着人流缓缓前进。然而人潮突然停滞了,像是川流的河水遇到了坚石,逐渐分叉成两支,形成一个环形。我抬起头,原来是一个老人正在街道正中间乞讨,他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破烂烂,简直像块碎布,头发蓬乱,面色蜡黄,像寻常乞丐一样在抖着他的铁碗。几乎每一个走过的行人都默默地躲开了,有些甚至如同在地面上看到一处污物一样飞快地闪躲着。我看着那个老人和他脸上苦难磨出来的皱纹,心里冒出一点善意,从包里掏出一块钱的硬币想要投给他。我刚要走近他,就被一位大叔拉住了。他低声说:“骗人的!”然后就转过了头去。我迟疑了片刻,也随着人群离开了。可是却有几分毛骨悚然。不作为,冷漠,无情,我刚刚的行为,不正是我曾多次讽刺的中国人的弊病么?我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他可曾想过,一个把他的话当作座右铭的人,会在他身后几十年,再次做出他所鄙夷的事情?他可知道,他在中国人灵魂上动的手术,终究还是没能遏制住顽疾?回到家后,我再次翻开了《鲁迅》,怀着五味陈杂的心情,我读出了一些曾经没有读到的东西。《鲁迅》这本书收录了《呐喊》、《朝花夕拾》等几本鲁迅先生的散文与杂文集,还有鲁迅先生之子专门题写的序言。就是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阿Q精神,认识了顽固不化的孔乙己,身世颠簸的祥林嫂。在这本书中,我借鲁迅先生的眼,看到了旧中国的黑暗,也借鲁迅先生的笔,读出了中国的病态。我一度相信,这病态在21世纪的我们上已经被根除。为此,我可以笑谈中国人的弱点,痛斥看客的冷漠。但是今天,我竟也成为看客中的一员了!正如鲁迅先生所写的:“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这是我个人的悲哀,可难道不是中国的悲哀?鲁迅先生在《呐喊》的序言里如是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这看客的标准,也就是愚和弱了。然而时间过去数十年,那天街上的行人,恐怕不是弱者,其中应该也并不缺乏有学识的人。可是却仍然没有人伸出援手。所以我想在这看客的标准上,在加上一条“懦”——懦弱。从看客的角度来说,也许对他人的畏惧才是他们冷漠的根本原因。怕假,怕抢,怕诈骗,中国人民富裕了,可是忧患也就更多了。这重重叠叠的畏惧,就让人在善良面前,缩回了自己本应伸出的援手。这是人性之懦弱,可是否是人性的责任呢?我想起了这样的一个故事:A地人曾经很赞叹外国人的遵纪守法,认为A地的人没有素质。后来政府制定了法规,A地人在法规的限定下不再敢违反法律,从此其他地方的人开始赞叹A地人的遵纪守法。这就是法律的力量。人性本无过错,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此,我们不应该过分责备看客,而应该想想看客背后的法律,鲁迅先生也写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只有敢于正视“看客”,才能够让“看客”不复存在。这也许才是对中国看客的药方。最后,不妨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收尾吧“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愿从此中国的民族魂中,不再有“看客”的冷漠!第二篇:鲁迅读后感中国的脊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句话是我初中时对鲁迅最大认知,其实不然,这只是国人所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在深读鲁迅之后,才知道原来在这之下隐藏了一个民族魂,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脊梁。从前,我将鲁迅的文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读不懂的,每句话都能用语言讲出来,却无法懂得这句话摆在这里的意义,就像买椟还珠的郑人一样不识文章之主旨;第二类则是读来感动的,这里的感动是指受了文章情感上的攻势,如同酩酊大醉,有共鸣却不解其味。而如今,我想鲁迅的文章也不过简单的一类,都是十分关注中国现实问题,本意便是以否定思维和批判精神来改造国人,改造中国社会。对于如何读懂鲁迅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捷径,而所有的路都大相径庭,需要读者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加上对时代背景与作者心理的把握。正如我们熟悉的鲁的短篇小说《故乡》,它是在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后,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而作。可想而知,鲁迅其人是一个天生极其富有同情心和道义感的平民作家,是能在生活中关注实际并勇敢发声的斗士。“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在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之后,又给予人鼓舞与信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去奋斗和实践。想来读者在了解鲁迅那种因无力而生的“偏激”和联系当时的现实,定能原谅鲁迅的“刻毒”和对政治霸权的仇恨成性。又如鲁的杂文《杂忆》,其话语越是久远也越是犀利。这里截取一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鲁迅》读后感[精选五篇]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