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三数学教案 第一篇:一三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数一数1.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2.体会数的含义。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受数的规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重点: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的方法。难点:按一定顺序指导数数。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要不我们就一起来数数看!(揭示课题:数一数)二、探究新知1.激发观察兴趣。(出示第2~3页的图画)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小学(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美丽的学校,同学们先自己看一看,图画里画了些什么?(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它们在哪里。(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3)教师点击学生向老师敬礼的场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2.数图画中的数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人和物的个数)(1)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师:图画中有几位老师?(生答:1位老师。老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一位老师并加上圈。再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是“1”。)引导学生答出:一面国旗、一个花坛、一个足球……强调:它们的数量都是几?师:像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量“1”来表示。(出示数字“1”,并认读数字1)(2)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数到数量是“2”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些数量的。(学生可能答:看出来的、数出来的)让数出来的学生,指着数给大家看一看。强调:数数时一定要口、手一致。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本第4~5页的图画(或贴出10个数字,让学生读一读)。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数。然后同桌互读,集体交流,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让学生齐读这个数。三、拓展延伸数身边的实物。在图画中我们数出了数量1、2、3……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些数量吗?(可以引导学生找:几扇门、窗,几盏灯)强调:数量后面的单位名称。四、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练习一的1、2题。五、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六、板书设计数一数10七、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多少1.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重点:认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难点:培养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图片。一、情境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二、探究新知1.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给学生留出3分钟的思考时间)2.讲故事。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师: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在盖房子?生1:从房子上面的兔子头像知道的。生2:小兔还给小猪准备了好吃的呢!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生3: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呢!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3.合作探究。(1)观察图片,组内交流。(2)小组交流。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生3:有4个凳子,4根木头。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看看,图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生2: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生3:老师,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师:你发现谁多谁少?生3:木头多,小猪少。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生1:木头比小猪多。生2:小猪比木头少。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三、应用拓展1.同位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1)一个同学摆,同位摆的和他同样多。(2)同位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3.比比谁聪明。(1)教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先让学生在组内说说。(2)小组交流。四、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练习一的3、4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数的比较,知道有的数大一些,有的数小一些,还有的数同样多,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再找

玉怡****文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