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第一篇: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家长朋友:大家好!大家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这既是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老师们工作的支持,因此,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非常荣幸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大家交流。所谓过来人,一是作为家长,我也曾像在座的各位一样,心怀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班里表现好不好?听讲是不是认真?老师是不是关注?二是作为老师,刚刚陪着孩子们升入二年级,看着孩子由刚入学的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懂规矩、守纪律的小学生,和家长们交流时都是满满的感慨。在此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今天我想就以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一、我们到底要让孩子养成哪些习惯?怎么做?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过:“孩子读小学,最最重要的要养成好习惯”。在以往的家长会上我也会滔滔不绝强调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直到有一个家长满脸疑惑地问我,到底什么是好的习惯,怎么培养啊?是呀,又是学习习惯又是读书习惯又是卫生习惯,说起来容易,千头万绪我们家长怎么做?。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是我们学校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亲身经历过的。前几年,她受邀参加在韩国举办的拉丁舞比赛。中国队和韩国队分列赛场两侧,比赛结束时,韩国队一侧没有一张废纸,而中国队一侧垃圾满地:包装纸、瓜子皮、甚至国旗扔了一地。这位同学和她的妈妈实在看不下去,垃圾太多,捡干净是不可能的,这对母女只能尽其所能,将大家丢弃的国旗捡起来。我们常常讲要养成好习惯,好习惯怎么培养啊?一句话:习惯不是说出来的,习惯是在生活中训练出来的,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也许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习惯,但是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第一个要养成的好习惯就是:不乱扔垃圾。第二个好习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事拖沓,丢三落四,对待学习漫不经心,有了错误习惯性地归咎于他人,表面上看是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但是究其根源却是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一位心理学家在一位中国人家作客,主人五岁的小宝宝在厅里跑动,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抱起孩子,然后一边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妈妈打这个椅子,打这个坏椅子。”这位母亲的教子行为,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似乎,从我们妈妈的妈妈开始,每当幼小的孩子与周围的世界发生矛盾时,就是这样,在这种几乎没有道理的呵护下接受了责任教育。错误永远在他人身上。于是孩子作业忘写了,课本忘带了,成绩考差了,等等等等,一定会是外界的因素干扰了他。“这跟椅子没有关系,是他自己造成这样的结果,并非是椅子的错。你应当让他知道,如果是他做错了事,责任就应当有他自己来负,这样,他以后才会慢慢懂得,在他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时,他应负的责任是什么?”心理学家的话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我们也应该教他们——学会负责任。第三个好习惯: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教育专家尹建莉说过:“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学业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故事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生活在一个山区庄园里。每天清晨,爷爷都坐在厨房的桌子旁阅读书籍。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最大的努力,阅读那些书籍。一天,孙子问:“爷爷,我一直试图像你一样阅读这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用竹子编成的放过煤的竹篮,对孙子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孙子提着篮子走了。等他回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爷爷笑着对孙子说:“下一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更快点。”孙子再次去打水,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但是,结果依然不变。孙子告诉爷爷:“用竹篮打水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说着,孙子换了一个桶过来。爷爷说:“我不需要一桶水,我要一篮子水。你能够做到,只是你尝试得还不够充分。”爷爷走出来,亲眼看孙子去打水。孙子清楚地知道,竹篮打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希望给爷爷演示一遍,让爷爷知道,即使他尽最大努力,篮子里的水也会漏光。孙子盛满水,飞快地向爷爷跑来,篮子中空空如也。孙子气喘吁吁地对爷爷说:“爷爷,你看,根本没有一点用。”“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没有一点用吗?”爷爷说,“好好看看这篮子。”孙子仔细看了一下竹篮,竹篮确实和以前不同了,那个脏兮兮、黑糊糊的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竹篮。“孩子,看到发生的事情了吧,阅读好书也是这样。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你的心灵。”所以,自2008起,学校就启动了读书工程。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却也发现,同样每天读书半小时,也有家长的签条,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掌握的宽度却有极大的区别。后来和部分家长交流,才知道,许多孩子的读书签条是经不过孩子的哭闹,在没有读书的情况就签条了。希望这一批学生不会再出现这种状况。二、我

Ja****20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