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一年级健康教案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一年级健康教案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5.6万字
约110页
0
7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健康教案精选.docx

一年级健康教案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健康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健康教案第一教时教学内容:不要随地吐痰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性,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随地吐痰的危害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注意公共卫生是指注意什么吗?(同学们举手回答:不乱扔东西、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对极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不要随地吐痰,学习看看它对我们的危害有多大。(教师板书:不要随地吐痰)(二)讲授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痰是怎样产生的吗?下面老师就来解释一下痰的产生。人的鼻腔、咽喉、器官等器官经常分泌一些粘液,这些粘液能湿润呼吸道,并能把吸入的尘埃、细菌粘住,不使它进入肺里。当呼吸道尤其是气管、肺有病或受到刺激(如吸入尘土、烟雾)时,粘液分泌增多,在这些粘液刺激下引起咳嗽,咳出来就是痰。可见,痰是带有病菌、尘埃的粘液。也就是说,痰是从呼吸道产生的。痰吐到地上,病菌并未死亡,它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传播给他人。混在痰里的病菌,直接用眼睛看不出来(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但它的传染性很强。痰吐在地上,水分蒸发后,病菌会随风飞扬,吸入身体后,会传染疾病。另外,同学们在地上玩或做游戏,手触过带有结核菌的尘土,再拿东西吃,将病菌吃进肚里则有可能会肠结核。另外痰还可以传播其它疾病,如肺病、百日咳、流感、流脑、麻疹、水痘、百喉等。下面几种做法是错误的,应该纠正:1、有人认为不能随地吐痰,便将痰吞到肚里去。这种做法使痰中的细菌进到胃肠,会诱发肠胃的种种疾病。2、有人怕被别人看见将痰吐到阴暗的地方,如教室的角落、墙边、楼梯底下。要知道,结核杆菌富有在空气中,可存活8——10天,而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则可存活6——8个月。因此,把痰吐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对人更为有害。治愈将痰吐在公共场所里,如汽车、电车、火车、礼堂、电影院、商店、运动场等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危害性就更大了。3、有人把痰吐到地上后,觉得不太美观,就用鞋底蹭掉。殊不知痰里的病菌是蹭不死的,不但不能减少传染性,相反会使痰干的更快,病菌随尘土飞扬的机会更多。随着走路,鞋底还会将病菌带到其它地方去。4、有人认为自己没病,随地吐痰没有危害。这种说法也不符合科学道理。有些人患病初期自己还未觉察出来,痰里已有了病菌。还有些健康人是一个带菌者,他们排出的细菌照样可以使别人害病。5、有人将鼻涕抽吸到嘴里再吐出来,这样会将鼻咽部的细菌带到嘴里,污染口腔。有人喜欢吐唾沫,唾液是消化食物不可缺少的液体,对人有益,不要随意损失。那同学们该问了,如果已经有了痰那该怎么办呢?现在老师就来告诉你们怎么办。1、设置一个痰盂,里面最好放一点碱水,将痰吐入痰盂内。不用时将痰盂内的痰液倒入厕所,再用热水烫洗。2、出门在外,旁边没有痰盂,可将痰吐在手帕里,回家后用肥皂洗净,煮沸消毒晒干后再用。也可以吐在废纸上包起来,回家后烧掉或扔入厕所内。(三)课堂总结:为了维护公共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每个同学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这也是文明的表现。同学们要互相监督,做好宣传,劝阻人们都不要随地吐痰。(四)板书设计:一不要随地吐痰痰是从呼吸道产生的痰会传播疾病第二教时教学内容:复习不要随地吐痰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不随地吐痰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不要随地吐痰)2、你都了解到哪些知识?3、前后四个人一组讨论一下,随地吐痰有什么坏处?4、判断题:(1)随地吐痰是一种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坏习惯。(2)痰是从呼吸道产生的。(3)痰里的病菌眼睛可以直接看出来。(4)痰可以传播疾病。(5)把痰吐到阴暗潮湿的地方就不会传播疾病了。(6)自己没有病,随地吐痰没有危害。(7)痰应该吐在痰盂里或是废纸上包起来。(8)每个同学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二)订正练习。(三)结合自己查一查,你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吗?(四)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做到人人不随地吐痰。(五)板书设计:一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吐痰的坏处:有了痰应怎么办))))))))((((((((第三教时教学内容:生活作息要有规律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作息有规律的好处,要求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锻炼、休息、睡眠的时间,使生活作息有规律并养成习惯。教学重点:生活作息有规律的好处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所谓作息制度一般是指对学习、劳动、课外活动、进餐、睡眠和休息等时间的分配和安排顺序。生活作息有规律,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我们的生活作息有规律。(板书课题: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二)讲授新课: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就要合理安排一日的各项活动,如起床、上学、用餐、体育锻炼、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和睡眠等。每天坚持并逐步养成习惯。课业学习:主要看课业负担是否适中。课外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一年级健康教案精选

文档大小:7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