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比喻句。4、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课时布置: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感知主要内容的。(2)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读这些词语。(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2、同学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2、讲读。3、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用5、自身的话说一说。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7、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9、“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11、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3、指名读,生评议。14、齐读。五、安排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曲折蜿蜒伸向天边第二篇: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1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习语文开学第一课——《长城和运河》,要让学生了解万里长城之雄伟、京杭大运河之壮丽、中华民族祖先之聪慧,我便带了学挂图、生字卡片走进了室:师:在我们,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与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大陆南北,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生齐答:长城、运河。(通过预习,孩子们早已知道了她们的名字)师:看看图,结合你的预习内容,说说长城或者运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出示学挂图,指导观察,意在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城与运河雄伟、壮丽的特)生:长城很长!生:运河也很长!……(对于孩子那简单的回答我并不满意)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呢?生: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生:运河像一条飘落在大地的绸带!……(请了几个孩子,都是拿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对于长城的雄伟、运河的'壮丽并没有自己的体会。不禁有些失望!)我想:也许是初读课文吧,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能彻底的感悟!于是乎,我和孩子们一起品读了课文!学完课文后:师: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奇异。(还是有些失望)师: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大家看看图,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生:长城接连不断,连绵起伏,像一条长长的龙。师:你讲得真生动!她……还像什么?(生兴高采烈地看图)生:像一条游动的蛇。生: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大街!师:太短了!(学生敞开思路,各抒己见。)生:像一条游动的大蟒蛇。生:像一条穿行在大地的高速公路。生:像飞机划过天空留下的一条白色的丝带!……(这时,孩子门的脸神采飞扬!我想:这时他们才是真正体会到的长城之奇异!)师:你们的想象太精彩了!但我觉得还是像“巨龙”好,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理由!生:(沉思,翻开书本,再次阅读文本,观察插图,寻找理由,这无疑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反思我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农村,许多孩子并没有见过长城和运河。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宽阔的街道、田间的小河……而这些与长城和运河又差之千里,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直观感受唯有从书本的插图中

睿德****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