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第12课语文教案 第一篇:三年级语文第12课语文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学习目标1、自学生字词。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3、通过诵读品味,理解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4、结合生活实际,学会“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难点:1、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2、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一、自主学习1、读准读熟下面的词语。.......召集骆驼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恰好2、结合课文理解下面的词语的意思。召集连绵不断恰好恍然大悟3、从课文中找到三个AABB式的叠词写出来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合作学习(默读一遍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请在课文中画出来。2、大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在课文中画出来。3、二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波浪线”在课文中画出来。4、小徒弟又是怎样画的?请用“双直线”在课文中画出来。从哪能看到他的作品呢?5、画师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三、展示。学习收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外延伸:在生活中,你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吗?第二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教案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引题: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配乐朗读1----4节。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出示:听听,秋的声音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感情朗读。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布置作业。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闻闻,秋的味道————板书:12、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田野匆匆来去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荷花》备课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2.荷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

努力****甲寅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