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 正文: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耀眼夺目。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古诗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呢?背一背。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首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乞巧。二、初读1、板书课题:看老师写课题,会读吗?(指生读)。“乞”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生说。师板书比较“乞──气”,书本P124,端端正正地写一遍。“乞”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2、下面就来读读这首诗吧,注意: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请你自由反复地读,努力读正确,读流利。⑴由读;⑵指生2、3读;⑶齐读。3、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下面就请你再来读读古诗,边读边想,学思结合,可以借助P122注释、P124课后资料袋,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自学。4、学完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在小小组里相互交流交流,不明白的地方与大伙讨论讨论:⑴讨论。⑵集体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句?⑶是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平时学习中,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向他们学习。三、研读1、现在还有哪些问题未能解决呢?指生说,师引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七夕今宵看碧霄”:⑴请关注第一行中两个读音相同的字。①生找出来,师板书:宵,霄。引导组词理解;②在诗句中,“今宵”就是指:今天晚上;“七夕今宵”:七夕节的晚上;“碧霄”:深蓝的天空。⑵“碧霄”是什么样子呢?能想像出来吗?指生说。⑶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抬头仰望天空,深蓝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出示星空图。⑷七夕今宵看碧霄,看着这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播放故事。⑸多么生动的神话啊,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读(一、二两句)。3、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还写了些什么再读读古诗:⑴自由读,指生说。⑵向谁乞巧?“织女”在天宫里不停地织着云霞,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杰作。①看图片;②你想用哪些词句来形容这么美的云霞?指生说;是啊,出示课件、齐读。③这么美的云锦都出自──织女的巧手。人们对织女的云锦啧啧稀奇,少女们也羡慕得不得了。她们羡慕什么呢?指生说,心灵手巧(板书),所以,七夕节的晚上,人们都会望着秋月乞巧(回题)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4、轻轻地吟诵这两句,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隐约浮现怎样的场景:⑴指生说;⑵师相机评价引导:家家──人多;望秋月──地广;穿尽、几万条──心诚。(很多人穿了很多条线,可见非常热闹)⑶理解了这些,再来读读这两句,齐读;④每逢七夕,少女们都要乞求得到像织女一样的美丽、聪明、心灵手巧,所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齐读全诗。四、延伸1、在民间,还流传着《乞巧歌》,出示,自由读读,想想人们还在乞取什么呢?(自读,指名说,齐读。)乞巧的内容更丰富了,人们乞巧的心意也更真诚了,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生读;齐读。2、《乞巧》一诗表现出古代女子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小朋友有没有自己的愿望?(指名说自己的愿望。)让我们借助此诗来表现自己的愿望,一起读。3、能把这首诗背出来吗?4、七夕节是人们喜爱的一个节日。在古诗园里,还有很多表现七夕节的古诗。老师选取了两首推荐给大家,你可以读一读,简单地学一学:⑴出示,自由读;⑵指生读,齐读: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又让你感受到七夕节人们乞巧的场景?)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累是很重要的,把《乞巧》这首诗抄一抄,也可以把《七夕》摘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2一、导课1、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些神话故事的片段,知道故事名字的就把它喊出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地、牛郎织女(抓住孩子喜欢故事的心理,激起孩子的学习的兴趣。)牛郎织女在农历七月七日相会,这天就叫做七夕。七夕的怎么来的呢?让我们看一下动画(出示视频)。2、七夕是现代人和古代人都很重视的节日,很多人为七夕写下了很多名篇,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篇古诗《乞巧》。书写课题。二、读中识字1、你们在书写课题时有没有想过怎么记住这个“乞”字呢?生:气去一横、吃去掉口。师:乞是求人的意思,求人呢就少了一口气,而且求人呢要弯下腰表示尊敬,所以它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让我们再来写写这个字。(抓住孩子的求知欲,进行趣味引导)2、“乞”是第几声?“巧”呢?在一起要怎么读?3、乞巧是受古诗,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林杰七岁就能写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请同学们打到课本122页,自由的读诗。4、随缘起来读读?刚才的同学读得不

一只****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