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方向导师介绍(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方向导师介绍丁健院士所长研究方向:肿瘤新生血管生长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DNA损伤与修复机制;抗肿瘤转移研究;肿瘤代谢以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化学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建设(No.2009ZX09301-001,2012ZX09301-001-001)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建设2009.1-2010.12;2012.1-2015.12针对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发现及其机理研究(No.30721005,81021062)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科学基金2008.1-2010.12;2011.1-2013.12土槿皮乙酸对新生血管生成和微管抑制作用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No.3073010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008.1-2011.12治疗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的药效学平台建设(06DZ22912)上海市科委2006.11-2008.09分子靶向抗肿瘤候选新药的研发(07DZ05906)上海市科委2007.12-2010.10癌症预防诊治的转化型研究(KSCX1-YW-22)中国科学院2009.07-2011.05冯林音研究方向: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参与神经系统的各类功能活动,也是重要的药物靶标。用免疫共沉淀、细胞表面生物素化、WesternBlot和基因突变等技术,探讨GPCR异聚复合体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分布和在病理情况下的特征,寻找其作为药物靶点的作用机制。左建平研究方向:从事肿瘤免疫学、病毒学以及药理学研究,致力于从中草药和天然产物中寻找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病毒活性药物的研究。李川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药药代研究及相关多成分复杂生物样品分析技术研究;新药发现与创新药开发中的药代研究。科研成果: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李川研究员重点从“发展适合中药特点的药代关键技术”和“建立先进可行的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模式”两个方面开展工作。针对“中药复杂化学系统”,围绕“液-质联用”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技术挑战,发现“低浓度电解质效应”、发明“脉冲梯度洗脱色谱技术”,显著改善了液-质联技术应用于中药药代研究的“可测性”和“可用性”。提出中药“药代Markers”概念,建立了一套适合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模式。揭示了丹参、三七等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内暴露情况和变化特征,为开展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目前在中药药代动力学方面已呈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格局。在化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以参加“十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持建成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新药临床前药代研究公共技术平台,目前该平台的研究功能已扩展成涉及“支持药物早期发现的候选化合物药代筛选”、“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新药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三方面。近五年先后有7个I类新药在完成了药代研究后获得SFDA颁发的“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同时还围绕药代动力学新理论、新技术和方法开展工作,重点在体内微量药物分析新技术、人种差异与药物代谢、药物吸收与体内转运等方面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任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按照国际最新“failearly,failcheaply”理念,以药物毒理学引导创新药物的开发,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已先后完成了国内外研制的160余种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其中我国创新药物43个,递交审评的28项均通过国家审评,从无退审记录。如完成了石药集团治疗脑卒中国家I类新药丁苯酞多项系统安全性评价研究,包括两种动物长达6和9个月试验,为其顺利通过国家SFDA审核、取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起到关键性作用。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6.3万脑卒中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这是国内第一个在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获得专利授权的I类新药。为我国新药评价达到国际标准、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验中发现药物具有严重毒性及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共6项,包括可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急性肾损伤、明显过敏反应等,其中5个中止了研发,1个提出警示,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863”、中科院、上海市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同时,针对药物可能诱发的肝脏、肾脏的毒性,从分子、细胞、整体水平上,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毒性机理研究。沈旭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药物设计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研究楼丽广199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肿瘤药理的研究工作,实验室主要开展二方面的研究:1)肿瘤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多药抗药性的分子机制,尤其是以上过程的信号转导机制;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2)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和发展,已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分子、细胞、动物水平的抗肿瘤药

斌斌****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