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粮食日演讲稿2篇★ 第一篇:世界粮食日演讲稿2篇世界粮食日演讲稿2篇世界粮食日演讲稿2篇(一)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上(下)午好!大家知道10月31日是什么日子吗?没错,是“万圣节”,当万圣节“娱乐至死”的信条遇上“国际勤俭日”,却没有擦出什么火花,只是让原本就不引人注意的“节俭日”更是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年幼时就曾背诵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几个人能时刻遵守?那样婉约的李商隐,豪气干云的“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有几人曾听闻?“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又有几个人能谨记?难道这“勤俭”二字最终落得被埋没于古籍的故事堆中吗?如今的中国,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还有1100万低保对象和上亿的流动民工,“限塑令”、“地球熄灯1小时”、“光盘行动”等连番上阵也无济于事,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一切都很简单,每一个人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做到:1、不浪费粮食;2、不比吃穿;3、人走灯灭,人离扇停;4、珍惜水源;5、垃圾分类等等。这些都说的都起茧子的话,行动起来没有任何难度,只在于大家去不去做,有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勤俭并不是小气,而是文明,是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最缺少的宝贵财富,学会勤俭,做到文明,你就掌握了通往美好未来的捷径,请与我们一起寻找。(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全世界人口约有70亿,可是却有8亿人正在挨饿。为此,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它呼吁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也在逐年增产增收,但人均粮食占有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主要依靠进口,而边远、贫困﹑受灾地区则要靠国家救济。可见粮食是多么的宝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是我们儿时就会背诵的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曾萦绕心头的古训。告诉了我们勤俭节约才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却比比皆是,有的同学挑食,把不喜欢的饭菜倒掉,有的同学不管自己能否吃掉,随便乱买零食。就餐时剩饭剩菜,在餐馆铺张浪费乱点菜谱等等这些都是浪费现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有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这样浪费,那么,这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损失。为此,我建议:“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做个文明的好学生,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节约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希望那些浪费现象不再发生。1205班全体2014年10月13日第二篇:世界粮食日演讲稿世界粮食日演讲稿--大一班明天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天吃的米饭,还有玉米、面食等等。很早以前,联合国就定下了这个日子,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家对于世界粮食问题的认识,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必需品,有了它,我们才能够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可是,在我们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不爱惜粮食,经常剩饭。你们知道吗?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我国唐代诗人李绅早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981年起,世界粮农组织把每一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食粮日”,或许,我们的一些小朋友已不太愿意吃这些天天都能吃到的面和米了,缠着父母要吃零食,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地球上仍有很多人吃不饱、由于全球人口数目不断增长,食粮的数目却没有增加,所以就会有愈来愈多的人受饿,很多国家,有很多小朋友没有饭吃,也没有面包、馒头吃,每一年约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可是我们有很多小朋友们却不爱惜食粮,你们觉得,我们应当怎样做呢?怎样的行为猜是爱惜食粮的行为?请小朋友回答。小朋友说对了,我们要勤俭每粒米,每粒食粮,不能随便的把饭菜倒掉,吃饭的时候也要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更不能挑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吃到食粮,我们要从小做起,勤俭食粮,让世界上更多的小朋友都能吃饱。希望小朋友们从今以后要爱惜粮食,不挑食、不剩饭,这样,你们才能够长成健康、高大的好孩子!你们说:好不好?第三篇:世界粮食日演讲稿(汇总)世界粮食日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世界粮食日。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呼吁全球共同节粮爱粮。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样。当听到世界粮食日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瞬时的惊愕。对于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节假日一样会带给我们假期,也不像教师节那样充满着温馨。的确,这会是一个略显沉重的主题,然而不可否认,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从小就熟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也曾在地理课上学过中国的基本国情:狭小的耕地上,养育着十三亿的子民。可是,当各地大旱颗粒无收的场景频频出现在新闻里,我们依旧淡定,

一吃****福乾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