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docx / 文档详情
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7.3千字
约13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docx

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

第一篇: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由于我们班级在上学期评上了优秀集体,所以有幸于7月15号到东方乐器博物馆进行了参观。通过这些形式各异、年代不同的乐器,我们深深地被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所震撼了,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东方乐器博物馆展馆共有中国古代乐器、中国现代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和外国民族乐器四个展区及一个多媒体展示厅。据导游说,目前馆藏乐器约500多件(套)。从距今已8000年的贾湖骨笛到现代乐器,一副完整的中国乃至亚洲音乐史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不感叹,原来几千年前的古人就会制造出如此精致的乐器。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不少年代久远的古乐器至今还是能发挥它的功效的。除了中国的乐器,我们还看到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古代乐器。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影响甚广的,这一点在乐器上也是有所体现的。亚洲许多国家的乐器都是以我国的古乐器为雏形进行改造的。当然,我国也有许多乐器是从西域等地流传进来的。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完整的音乐史,还能看到古代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史,而中国在这其中占了不小的地位。离开博物馆后,其中精致的乐器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我在想,我们这些没学过乐器的人为什么会在参观完这些乐器后不仅是被震撼,更有一种崇敬和自豪之感?答案也许就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共鸣。古人的这种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这些撸撸无为的现代人倍感惭愧。我想,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让我们带着这种信念去奋斗吧!第二篇: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这个星期六我参观了上海东方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个音乐学府,它也是将西洋音乐文化传入中国的第一所专门的博物馆,创办此馆的上海音乐学院更是国家级的音乐学院,既然有幸参观,就必须认真的看看。进入序厅,出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壁画中的人物个个手持乐器,有的乐器现在还可以见到,有些就随着历史的长流消失净尽了。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也收藏了壁画中的一些乐器,可以在后面的中国古代乐器展厅里看到。我随着讲解员进入了第一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石排箫,距今历史悠久,在它的一旁的是一用兽骨制成的短笛,出自李家岗文化,比较神奇的地方是它可以吹出现在类似音阶的音,音阶的出现还不过1000年,但是李家岗文化举例现在至少已经有7000年了,而且在发现的时候还不只1只,有十几只,表明这种短笛的出现不是偶然,表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在大厅中间展出的是一把古琴和两把仿唐琵琶。古琴是明代的,类似现在的古筝,但是只有几根弦,反面刻着当时的古诗,古色古香,巧夺天工,相信弹出来的声音一定很好听。旁边是两把仿唐琵琶,以前的琵琶弹奏起来比较简单,就一个拨弦的东西。现在全世界只剩下2把能够弹奏的琵琶了,其中有一把在日本奈良,是由当时的遣唐使带过去的,反映了当时中国和各国的交往身后。展厅左手边的是仿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也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乐器发掘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曾指的是当时的一个国家,侯在那时是国王的意思,乙是那个国王的名字,曾侯乙编钟是那位小国国王的陪葬品,编钟上还刻了大约1000多个铭文,为现代人了解古代历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一个展厅是中华民族乐器展厅,里面放了除了我们熟知的二胡啊,琵琶啊,竹笛之类的我们常见的乐器,还放了一些我们不经常接触的乐器,从独奏的到合奏的乐器无所不有,还有中国山西陕西当地节日用的锣鼓等敲打乐器,让我看了惊叹不已。还放了各种的琵琶,古筝。我在这里看见了一种蝴蝶型的古筝,虽然外表比较美观,但是音色没有现在市面上的古筝那么好,所以没有太多人知道这种古筝。接下来的是西洋乐器,里面展示的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些乐器,而是离中国比较近的一些国家的民族乐器,由日本的北海道口笛,朝鲜韩国节日的时候用到的鼓,场地中间还展览了古代印度尼西亚宫廷的御用乐队使用的乐器,数量庞大,导游给我们敲了敲其中的一些乐器,音色非常的不错,今年专门演奏这种乐器的乐队将来上海演奏这种乐器,我很是期待他们的到来,这些乐器都有浓厚的名族特色,还有一些曾经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乐器在博物馆里也可以看到,让人开了眼界。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里只不过收藏了一部分的乐器,世上还厚更多精美的乐器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弘扬中国古代乐器的传世精神。第三篇:乐器博物馆观后感乐器博物馆观后感丁奕滢乐器是人类很早就拥有的精神财产,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丰富。从考古发掘和壁画、崖画中,都可以看到狩猎围捕、信号传递、祭天祷神、战斗助威或庆典舞蹈等都和发音工具或节奏音响紧紧相连。对于乐器的发展有这样三种说法:1.德国的乐器学家C.萨克斯从考古角度分析了出土文物的分布,认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噪声器如摇响器、呼啸器等;第二阶段为鼓类、号角类、拨弦类;第三阶段才出现木琴、横笛等乐器。2.英国学者T.F.R.乌博萨姆认为鼓类在先,进而为笛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东方乐器博物馆游记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