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人三等功 第一篇:个人三等功一、以“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以保持低的和稳定的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或政策框架。但到目前为止,有关通货膨胀目标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认同的定义。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该框架包括了四个基本要素:(1)事先为某些时期的通货膨胀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量化目标;(2)明确实现这一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即对其他目标而言,该目标具有优先性;(3)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预测的模型中应包含未来的通货膨胀信息;(4)前瞻性的操作程序。在该操作程序中,货币政策工具的确定取决于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判断,并且,通货膨胀预测被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尤其是工具的独立性;二是货币当局没有对其他名义变量水平如工资、尤其是汇率等的承诺,即稳定价格是央行的主要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并且是目标规则(targetingrule)。他认为,在定义通货膨胀目标制时需要考虑三个典型特征:(1)有一个明确的数量化通货膨胀目标,这个目标要么采取点目标的形式,要么采取区间目标形式;数量化通货膨胀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价格指数;实现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最主要的目标,尽管还要为其他的次要目标留有空间。没有其他的如汇率目标或货币增长目标那样的名义锚;(2)决策过程可以被描述为“通货膨胀预测目标制”,即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条件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目标是否相一致决定着货币政策工具的制定;(3)货币政策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责任性。中央银行要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并提供透明的和清晰的货币政策报告,以说明其通货膨胀预测、政策动机等。在他看来,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是一种目标规则,但货币当局享有受限制的相机抉择权力。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该框架包括5个基本要素:(1)公开宣布通货膨胀的中期数量目标;(2)对货币政策主要政策目标——价格稳定的一种制度承诺。比较而言,其他货币政策目标均为次要目标;(3)一种信息包容策略,在这个策略中许多变量——不仅仅是货币总量或汇率等,被用于货币政策工具确定决策;(4)通过与公众及市场交流货币当局的计划、目标和决策来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5)增强中央银行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责任性。Berg(2005)将通货膨胀目标制看做是一种关于货币政策的制度性框架,该制度性框架有5个组成部分:(1)政府当局将货币政策授权给独立的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的目标是实现一个公开的、明晰的价格稳定的数量化目标;(3)中央银行要在不产生实际经济不必要的波动的情况下实现通货膨胀目标;(4)中央银行有规律地发布描述实现这一通货膨胀目标的前景的报告;(5)政府规定中央银行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负责任。我们倾向于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这一框架以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目的是实现和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工具独立性;(2)稳定价格的制度性承诺。价格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就业和产出则成为次要目标;(3)通货膨胀名义锚。中央银行明确发布通货膨胀目标,并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根据通货膨胀目标确定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该目标;(4)货币政策透明度。中央银行定期公布通货膨胀报告和货币政策报告;(5)责任性。中央银行对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负责。这5个要素既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二、请就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8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一、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

梦影****主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