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人校本研修规划 第一篇:个人校本研修规划个人校本研修规划(系网络下载,请根据后附省上文件及个人情况修改)一、指导思想根据个人发展五年规划,结合本学期实际情况,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将以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力争在师德、业务上都有所提高。二、研修目标1、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2、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以组内教研为重点,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3、以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三、研修内容1、师德教育学习大连市仁爱之师的事迹,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师德修养,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2、新课程按时参加市、区、校组织的新课程专题培训,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同伴互助帮助自己掌握更多的新课程理念,指导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争做紧跟时代步伐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新一代教师。3、教育技术能力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4、小学学生管理与教育专题学习赏识教育方面的理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全面转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一名教师的教育导向作用。5、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自觉学习教师心理、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开阔心胸,缓解职业压力,使自己保持身心的健康,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6、学科专题通过组内专题研究,学习他人丰富经验,不断扩充自身的理论储备,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不断提高。7、其他方面完成每次学校业务理论培训,将体会或反思及时上传至博客,丰富博客内容,为他人提供资源共享。四、月研修计划2月:1、制定一份个人研修计划。2、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3、参与组内教研,分析教材结构、目标、重难点。3月:1、学习一篇心理保健方面的文章。2、参与组课题研究。3、自主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相关专业理论。4月:1、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2、积极参与组课题研究,完成一节教研课。3、自主学习一位仁爱之师的事迹,写一篇学习体会。5月:1、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2、积极参与组课题研究。3、学习赏识教育方面的理论,完成一篇赏识教育实践体会。6月:1、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2、积极参与组课题研究。7月:撰写一篇个人研修总结。附1:本学期个人研修任务记要:1、个人研修计划上传到博客上。(2月)2、学习素质教育方面的书籍,写一篇体会上传到博客上。(2月)3、心理保健500字体会,上传到博客上。(3月)4、学习仁爱之师500字体会上传到博客上。(4月)5、博客转载赏识教育方面的文章。(5月)6、赏识教育实践500字体会上传到博客上。(5月)7、个人研修总结上传到博客上。(7月)第二篇:个人校本研修三年规划校本研修三年规划(2014——2016年)圣水镇中心小学王丽娜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全面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问题培训为切入点,以集中培训与自主研究为主线,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以“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通过全员参加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新课程、新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准和业务素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全面发展。二、研修目标做一名有思想、有见地的教师;做一名师德高尚、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被学生和社会称道的教师;做一名有一定理论功底、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的教师。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业务素质提升为目标,以进行课题研修为载体,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全员素质提高培训,采用集中研修、分散自学,集中讨论、教后反思等形式在“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专业技术和师德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具体目标如下:1、认真学习新课标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学又育人。使每个孩子沐浴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自信且成功地成长。2.因材施教的能力。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品德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能运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3.努力为学生创设情景,加强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4.注重实践活动,从纯课堂学习向课外探究延伸。注重家校结合,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三、研修策略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短期和

是你****韵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