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2018: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大全五篇) 第一篇:个人所得税计算器2018: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器2018: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在用excel计算工资个税的时候,很多是用if语句来设计公式的,公式冗长,易出错,不好调整,用MAX公式要简单和简短很多。1、减除额3500元的公式:=ROUND(MAX((M5-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2、减除额5000元后的公式:=ROUND(MAX((M5-5000)*{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注:公式中M5是工资表中用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过渡单元格(根据实际修改)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1、Max()函数是求括号内的数的最大值。2、其中,第一和第二个大括号{}内的数,是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及速算扣除数。3、在EXCEL中,使用{}表示数组公式(M5-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表示:(M5-3500)依次与大括号内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相乘,所得数后依次减去后面大括号的速算扣除数,然后得出一组数据。例如,M5=5000,即(5000-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1500*0.03-0,1500*0.1-105,1500*0.2-555,1500*0.25-1005,1500*0.3-2755,1500*0.35-5505,1500*0.45-13505=45,45,-255,-630,-2305,-4980,-128304、通过Max()函数可知,如果5000最高缴税额为45元。5、公式最后的0,表示当M5小于3500时,最大值为0。第二篇: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1、计税依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总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之后的余额。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分类扣除,根据所得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其中:(1)对工资、薪金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涉及的个人生计费用,采取定额扣除的办法;(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涉及生产、经营及有关成本费用的支出,采取会计核算办法扣除有关成本、费用或规定的必要费用;(3)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采取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办法;(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不得扣除任何费用。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1)、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收入额固定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确定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其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2800元附加减除费用所适用的具体范围是:①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②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③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所得的个人;④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此外,附加减除费用也适用于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

纪阳****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